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孟金英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其得益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与百姓的积极响应,如今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办事处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猛,其得益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与百姓的积极响应,如今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蔬菜安全问题的曝光,大棚蔬菜种植下的农作物质量及安全备受关注。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关注大棚种植蔬菜安全,提高大棚种蔬菜种植技术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出发,对病虫害提出防护措施,以期对大棚蔬菜的种植以及相应病虫害防治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我国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大,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我国蔬菜种植过程中的一种能够保证蔬菜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方式,因此,规范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1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1.1选种育种及种子处理技术
        选种育种技术对大棚蔬菜的种植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关系着蔬菜的产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种植人员需对该区域的水利特点、气候条件、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土壤结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当地农业技术经验,选育出适合本地区生长的蔬菜作物。合理的选中、育种才能保障后期的良好成长,降低其患病风险与虫害几率。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特殊处理与消毒工作,对所种植的区域进行全面杀菌消毒工作,对所种植的种子进行合理的杀菌消毒,使其断绝细菌的传播路径,根本上降低患病风险,提升种子抗病抗虫能力,降低发病几率,进而保证种子的质量和粮食的生产,为种植人员节省大量时间。
        1.2科学选择种植区域和大棚搭建材料
        大棚的搭建与建设地的选择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考察当地的环境后进行大棚的建设以及实施。其中,种植地需尽量选择平坦的地块,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排灌水条件,以便能够更好的做好大棚和后期蔬菜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塑料大棚还是日光温室大棚,需要基于实际蔬菜的生长环境来确认和设计大棚的透光率,此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对大棚建设的经济投入,还易被广大农户所接受。
        1.3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在种植大棚蔬菜之前,应该对大棚蔬菜种植地进行全面消毒处理,将生长土壤中原本存在的虫卵杀死,在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对大棚中的种植蔬菜危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使用农药对种植大棚蔬菜的土壤进行处理,并积极做好土地平整和深翻耕处理,再让土壤经过暴晒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数量,以此避免大棚蔬菜种植地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同时,还应该积极做好种植地的除草、平整、灌溉和施底肥工作,从而为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大棚蔬菜实际播种操作之前,要对所选择的蔬菜种子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运用合理的药物进行处理,伴随施入到大棚培育地之中,并将种子中的瘪粒和机械损伤粒挑选出来,以此保证蔬菜种子的品质。
        1.4科学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
        因为大棚种植的密闭性,对棚内温度与湿度这些关键指标要求严苛,精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更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因此控制大棚环境十分重要,棚内环境的密闭使得引入先进的温室智能监控系统成为首选方案。2019年河北廊坊就大量鼓励当地农业人员引入温室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在远距离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外部条件、棚内水分温度、二氧化碳含量、光照强度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通过获取的数据智能化调节大棚内部参数指标,通过大数据模型控制自动控温系统、灌溉系统、内外遮阳系统、报警系统来对实时问题进行处理。通过高效便捷的智能化系统对大棚进行合理化管控从而提高蔬菜产量与收益,真正意义上为种植人员节约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1.5科学施肥
        在大棚蔬菜的培育时,应始终坚持科学施肥的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进行科学种植,化肥为辅,这样的施肥方案可以对棚内蔬菜的绿色保护,降低化肥对蔬菜营养效果的影响。

同时,大棚内的温度因为蔬菜的生长状态以及外界要素的影响时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为了应对温度的变化可以在大棚内适当输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以此来确保大棚内的蔬菜的施肥效果最佳。
        1.6膜下滴灌
        大棚蔬菜在管理过程中一直是封闭状态,水分的蒸发不会出现快速流失的情况。一旦遇上阴天或者是傍晚时刻,大棚内的整体温度会上升较快,很容易诱发病虫害现象,以此影响大棚蔬菜的健康生长。将膜下滴灌的方法应用到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中,能够让土壤的湿润度得到适当提高,以此改善大棚蔬菜种植的环境,有效减少大棚种植中病虫害问题的发生
        2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
        2.1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农业防治是在这些技术当中清洁程度最高的一种技术。利用农业防治技术进行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分几个步骤进行。首先,通过温度与光度的变换来进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说,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一般都与大棚内的环境密切相关。当大棚环境处于一个病虫害生长的适宜环境,那么大棚内病虫的生长便无法控制。当大棚蔬菜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后,蔬菜种植户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类型来确定病虫的适宜生长环境以及它的生长敏感环境,通过改变大棚中的温度及光度的程度来进行病虫的去除工作。其次,使用蔬菜品种交叉种植技术进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蔬菜品种交叉种植是指在同一个大棚环境之中不同品种的蔬菜种植在一个区域当中。如果大棚当中长期种植同一类型的蔬菜,那么就需要高度保障蔬菜生长环境;当土壤当中的营养成分出现不均衡,也容易产生病虫害问题。通过在同一区域当中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既能够保证在同一区域下各种蔬菜营养供给,同时还能够确保土壤的活性,防止病虫害有机可乘。
        2.2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使用大棚种植蔬菜,大棚内部的种植环境密闭性强且通风性差,这样大棚内的湿度与温度为病虫害的滋长与蔓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条件。使用生态防治技术是通过改善大棚内部的环境酸碱性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就是说,当大棚内的种植环境呈酸性环境时,那么就需要通过外部技术手段来进行酸碱指标的平衡,从而抑制病虫的生长。
        2.3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考虑到蔬菜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不同病虫害都会有各自的自然习性,同时也会有相应弱点,因此采用物理手段可以将病虫害进行直接的处理,且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比如,一些病虫喜欢光线明亮的地方,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因此在大棚内可以设置光源,进行集中的捕杀活动。或者可以通过购置杀虫灯等装置从而达到抑制病虫生长的效果。采用物理防治技术的一个优势是物理防治技术不会对蔬菜的生长及质量造成威胁,通常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2.4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
        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也是大棚蔬菜种植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其使用效果显著。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达到对害虫的防治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应用成本低且效果良好。所以很多种植户会在大棚蔬菜种植期间通过放养一些有益昆虫来实现对于病虫害的防治。
        3结语
        总而言之,从当前来看大棚种植方式是我国蔬菜种植的最为主要的方式,大棚蔬菜种植的农作物品质好,还能够种植相应的有机蔬菜,并且现如今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根据种植情况有很多可选择的种植技术。因此,我们要合理使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保障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蔬菜质量不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祥平.浅谈恐龙山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96.
        [2]郑婷婷.浅谈和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0(08):54.
        [3]穆娴.北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的探讨[J].新农业,2019(2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