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解析 苏忠德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苏忠德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脚步日益加快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得以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各个电力行业带来巨大挑战。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壶关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7300
        摘要:在改革开放脚步日益加快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得以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各个电力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加促使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所以,对于传统电力工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只有管理方式得到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才会更加具有效率,符合市场需求。本文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1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力工程项目审计工作效率和结果利用率较低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而有些审计人员由于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面对技术的革新依然采用以往基础的方法进行审计,再加上内审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系统和信息化软件无法胜任较大的工程项目,这样不但使时间和物资大量浪费还会导致审计工作效率难以提升。此外,在过电力工程项目审计中通常会遇到盲目和不合理性的工程预算,使得部分项目的实际花费远远超出了预算、施工单位为了增加工程量而假意扩大施工范围从而中饱私囊以及项目进度缓慢,政策落实不力等问题。一旦审计工作结束,审计人员所提到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导致电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这样不但使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结果的利用率降低还降低了人民群众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知情权使社会监督力大打折扣。
        1.2工程相关方面带来的影响
        适合工程的实施都并非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共同结果,尤其是像电力工程这种大型工程,除了施工方面以外,还存在着诸多的影响因素影响着施工进度。例如政府部门的因素,任何工程的实施都必须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拿到相应的手续之后才能够开工。而各地政府之间的政策又会相应地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工程计划安排时,必须要将政府、政策因素考虑在内,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地相关政策,避免因政策因素而导致施工安排计划出现纰漏。除了政策因素之外,材料因素也是影响着施工安排计划的一大重要因素。企业的核心是盈利,电力工程领域同样不例外。因此,企业在进行前期的工程规划时,就必须要考虑到造价的问题,也就是成本的问题。企业要充分地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合理地运用材料,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预期效果的同时,尽最大的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来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而生产成本的来源最主要的是工程材料的成本。要想从材料上面来节约成本,有两条途径可选,一是合理选择材料,从材料选购源头上降低成本;二是合理规划应用材料,在工程安排上来降低材料成本。但无论上述哪种路径,都需要企业在前期的工程计划中就安排到位,只有提前打算,才能够保证后期工程的有序实施。
        2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
        2.1加快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型
        首先,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一是加强管理制度执行力,要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管理人员重点进行电力工程资金、成本管控,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实力,以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大量耗损。现场机械设备、原材料的管理与储存,选择合理储存方法与地点,也属于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加强储存规范性。二是对机械设备和原材料的精细化管理,避免重要物品遗失、损坏。三是不断优化创新管理方式,在施工现场营造精细化管理氛围,提高管理执行效率。其次,提高专业素质要求。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必须要满足专业要求、管理人员聘用标准,保证具备管理工作实力、工作经验、实践操作水平与责任感。调整管理人才聘请标准,能够为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实施、电力工程管理稳定性提供保障。第三,组建专业精细化管理小组,管理责任、目标与责任等,均要进行细化处理,施工规章制度更加完善。在建设项目过程中执行项目准则,建立精细化管理团队,促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2.2细化现场管理的责任制度
        从2020年初,公司启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短板治理工作,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逐层逐级细化了监管制度,明确监管目标、监管流程,强化监理,在基础和细节上抓质量,注重核查质量检查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杜绝施工过程当中出现漏洞。一是公司领导、部门管理人员到基层点评、指导“安全日”活动110余次,以保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按季按月召开安委会会议、安全生产会议,落实事故(事件)预防措施,实现安全责任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二是建立推动常态机制及专项整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度问题措施清单”,要求各施工现场每月定期召开推进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实行重点任务挂牌督办。三是对质量发评定和验收程序做详细的规定,明确管理者的责任,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明确自己施工过程的质量标准,需要达到那种的程度,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方便协调,工序衔接才能会更加快捷。
        2.3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1)电力工程监管理念的创新是提升监管力度,促进工程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监理人员具备创新性的监管理念,才可能从源头上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的水准。所以,理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2)创新性的理念是需要监理人员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监理人员需要在实地考察,根据工程施工的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总结不足。在了解不足后,在对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科学方式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同时,电力工程管理不能停滞不前,监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明确电力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电力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对电力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地了解到问题所在和对监管不利的因素,从源头问题上进行解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监管水平得到提升。(3)对于电力工程的管理机制的调整和创新,在管理模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电力工程管理机制的创新体现在对于各方面的优化整合,只有管理机制得到优化,才能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除了在原有的监管机制上进行创新外,还可提出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一个好的监管机制是一个电力工程的核心动力,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效率,促进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
        2.4完善监督体系、制定合理的监督规章制度
        科学完善的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监督体系不但对监督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增加监督工作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在进行电力工程项目审计监督的准备工作时,需要不断的规范其监督流程,这样便于对监督过程进行全面的把控。对于那些有中介参与的审计项目更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管控从而达到审计工作执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科学完善监督体系还可以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对政府投入的资金情况进行严格详细记录,并纵向监督资金在项目中各个环节的节约程度已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结语
        总之,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要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促进管理模式转型,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结合,加大质量管控力度,使精细化管理体现在电力工程建设的各个流程中。
        参考文献
        [1]郭静.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03): 13-15.
        [2]马俊龙.电力工程管理的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4(01):23-24.
        [3]郝鸣.关于如何加强电力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监督[J].今日财富,2018 (22):87+89.
        [4]马迎辉.新形势下电力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0):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