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泉水镇中心小学 535325
摘 要:数学教学是小学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基础学校教育的始终,旨在通过基本数学知识、基本理念、解题技巧等学习与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辨析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等,是推行素质教育与推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教学法;素质教育
一、引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开数学大门,此时没能在第一时间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出学生对数学的爱好,到了后期学生就更难接受这门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要让课堂活跃起来,让课堂的内容丰富多彩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划分小组,让不同的学生在小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进行多种模式的小组活动,从而调动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多人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果学生一个人在思考问题,他们可能思考很久也无法想出答案,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集思广益,很快便能得到的答案。而且,在分配小组时,一个小组中肯定会存在数学学习水平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就能带动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
2.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数学学习一般的学生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样一来,他们能有效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动力。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可促进组内全体成员数学成绩的提高。
不仅如此,小组间的学生也可以展开学习上的竞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给小组评分,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便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会充满学习的动力,从而展开更加积极有效的数学学习。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1.合理设置问题和进行分工,提升学生讨论热情
要想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地思考,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不仅要结合所学内容,也要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让他们感受到问题的有趣性,更加愿意进行认真思考。
比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一比”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有效问题的讨论,通过问题设置,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吸收和掌握知识内容,还可以让小组学生比较每个人的年龄,引导他们加深对“大、小”含义的印象。
“同学们,小明同学今年八岁,小红同学今年七岁,那么,比较两人的年龄就是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将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年龄按照大小排列下来,希望你们能够积极讨论。”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清楚合作学习是集体性的讨论活动,不能让学生单独观看或者是游离于小组讨论之外,每个成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分工,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收获更有效的知识。再如,教学第三章“分一分”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便可通过观察物体的大小,让学生进行有效分工,每个人负责一部分。这既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性,也让他们在分工的同时,初步掌握了“大小”的具体定义,而不仅仅是对比数量上的大小。从本质上理解大与小的区别,能真正锻炼每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认真且积极的实践中,不仅提高对数学固定概念的理解,还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2.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因为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管控力比较差,需要教师全面深入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不断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及时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内容,让教师帮助小学生捋顺问题的思路,以锻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學习到数学应用问题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内容,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进行应用问题的探究。“一个树木砍伐人员,9月份一共伐木90棵,如果他想要砍伐150棵树,需要耗时多长时间?”面对这种类型的应用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计算出伐木工每天砍伐树木的数量,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伐木工人砍伐150棵树需要耗时:150(9030)=50(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要点的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3.建立合理的数学评价机制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数学教师如同方向标一样,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以及数学学习情况要详细的掌握,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下,才能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正是学生数学知识有效开展过程中的正催化剂,在讨论结束后要对学生的整体表现给与科学有效的评价,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足的现象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对积极发言、主动参与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鼓励大家多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来,提高自己的数学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小组的表现情况,评比出最团结小组、最有潜力小组等等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助能力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与讨论当中,充分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同时,老师作为小组合作的组织者,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和技巧,合理的安排教学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淑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5).
[2] 董世云.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合作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