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科霞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摘要:建构区活动是儿童最喜爱的区域,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游戏操作灵活,可变性、延展性较强,能快速提升儿童的空间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幼儿自主性能力,是重点的教育内容,通过孩子们对材料的构建和设计,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对未来的发展和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建构区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过程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建构区;幼儿;自主性;教育策略
引言:建构区域的活动,能够快速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加强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拼接、设计、造型、摆放,加强对立体几何和空间感的认识,对儿童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性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力量展开有效的游戏内容,培养其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由地、独立地支配自己的言行,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建构区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主要过程
(一)自主性发展的开始阶段
在建构区中儿童自主性发展的开始阶段,便是搭建问题。自主性能力要求幼儿能够形成良好的探索能力,可以利用材料展开深度学习。在初始阶段,幼儿会在材料的选择、技巧的使用、设计物体空间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代表着幼儿对活动内容展开了初步的探索,也是自主性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幼儿的建构游戏中,材料、技能、建构物,是重要的活动因素,这三者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利用材料和技能达成目的,设计整体的环节,是自主能力发展的开始阶段[1]。
(二)自主性发展的经过
在产生了搭建问题以后,幼儿会针对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部分幼儿会使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自行处理问题;第二,通过同伴的帮助,在合作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第三种,通过教师、长辈的帮助和引导解决问题。这三种解决问题的途径,都是为了达成他们的目标,解决存在的困难,这便是幼儿自主性发展的经过。
(三)自主性发展的结束
在建构游戏中,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便代表着自主性发展的结束。在进行建构游戏的时候,通过了开始、经过、结束三个过程,在原有的经验上建立了新的经验,在儿童的认知上达到了“新平衡”的完整过程。儿童会使用语言、肢体动作,展示出自己的心情,反映出幼儿通过自主性游戏,获得成功后喜悦的心理状态。
二、建构区中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落实自主性发展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群体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受幼儿年龄和能力的限制,教学、游戏、课程等学习内容,和其他学段有非常大的区别。基于此,科学的落实自主性发展理念,是教师最应当重视的内容。在建构区的活动中,老师们要先树立明确的主体观念,尊重幼儿的活动地位,他们是建构区游戏的主人,掌握并落实这一理念,能有效的促进孩子们自主性能力的养成。
其次,在建构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的信任、理解、相信幼儿,不去给他们做决定,不干涉建构过程,在游戏材料、规则、环境等物质方面的创设,都要以幼儿的喜好和需求为主,尽最大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想法和心理需求,让儿童真正的成为建构游戏的主人,保证在后续的活动中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性能力[2]。
(二)选择合适的介入机会,加强教育引导
在建构游戏里,外界人员的介入,是引导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关键之处,教师要把握好介入时机和分寸,对幼儿展开隐性的指导。在幼儿展开自主性发展情境的时候,教师不要贸然的闯入孩子们的世界,要在一旁多观察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介入前要最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分别对他们的情绪、语言、能力做出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展开介入活动。其次,由于不同的孩子能力不同,彼此之间会存在着较强的差异性,由于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高低不一,教师要选择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语言和行为介入进去,使用间接、委婉的方式鼓励他们操作,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在互动中对孩子们的自主性发展做出引导,以来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3]。
(三)创设开放灵活的游戏环境
建构区游戏材料的投放和环境的布置,可以使用生活中低结构性材料,这些材料便于收集,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灵活开放的活动氛围。因此,在建构区域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内容,选择大量的低结构性材料,如“快递箱、硬纸板、KT板、易拉罐”等材料,通过他们熟知的材料,激发孩子们对游戏内容的热情;教师还可以询问幼儿的需求,通过他们的讲述准备相应的材料,提升对建构活动的热情,创设灵活的游戏氛围。其次,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设定一些建构规则,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建立完整的游戏规则,展示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同伴之间起到良好的监督约束作用,真正的满足建构区活动的开展,提升幼儿自主性的学习能力。
(四)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幼儿自主性发展是一个动态、不均衡的过程,积极、肯定、鼓励的评价,能够强化幼儿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有效的延长活动热情,激发他们下次游戏的自主性。基于此,教师应当对儿童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关注他们活动的过程,对不同的阶段展开有效的评价。在建构区游戏中评价幼儿自主性能力的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对幼儿的行为变化展开分析。如在进行游戏的时候,观察孩子们对活动内容的探索精神,结合幼儿的能力和状态,加强对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想象创造、独立自主等方面的评价,从精神层面上肯定、鼓励幼儿的行为。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外界的肯定和支持,帮助儿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展开更高质量的建构区游戏,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构区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过程展开了讨论,并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提出了一些教育策略。自主性能力的发展,需要儿童能够形成自己动手、自己操作的习惯,将以往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展开游戏。幼儿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介入时机,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幼儿自主性能力,让儿童成为建构区活动的主人,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雨蒙.幼儿自主性建构游戏中的有效指导[J].知识文库,2020(22):41+43.
[2]赵明,白晶.建构区幼儿自主游戏的实施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139-142.
[3]李静. 户外建构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行动研究[D].大理大学,2020.
[4]葛春晖.中班幼儿在自主性建构游戏中有效运用生活材料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