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7期   作者:刘怡君
[导读] 运算能力是每一个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刘怡君
        日照市商业学校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运算能力是每一个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其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学习、数学问题解决领域,更渗透至学生专业技能发展、职业素养塑造层面,且对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有着积极而显著的作用。但是,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现状来看,运算能力不足、计算方法不当、基本素养欠缺的现状已不容忽视。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发展与素养塑造。同时,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也不够重视,以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渐渐形成了诸多不良意识、不当习惯,其在运算中懒于思考、不假思索、不求甚解等问题比较普遍。对此,教师应引起重视,并加强研究研究分析,以探寻出有助于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与科学措施,并将其灵活、充分渗透至数学教学领域,并通过长期实践、深度落实来实现对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策略
        很多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或多或少均存在一定问题与弊端。有些学生思维能力不足,以致其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仅仅停留在表面,难以真正把握数学的内涵与实质;有些学生运算能力欠缺,以致其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错,很多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往往会因为运算的不足而难以获得正确、精准解答。殊不知,运算能力是学生思维、理解、认知等能力的集中反馈,更是学生习惯、方法、态度等直接体现。而经过研究发现,制约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学生自身习惯、意识的不良,教师教学导向、定位的不准等,则直接影响了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从转变教学导向与定位入手,将运算能力培养置于数学教学的关键地位,并借助诸多科学化、针对性、实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从不同领域、层面帮助其改变不良运算习惯,以落实对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实践、长期训练、有效指导的引领下,逐步纠正自身在数学运算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切实强化对于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塑造与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夯实数学运算基础
        中职数学中所涉及的公式、概念、法则、定律等,都是数学运算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突破运算困境的关键所在。而很多学生在运算时之所以会经常出错,主要与其对公式、概念等理解不深、不准、不够有关。因此,教师在落实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时,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加强对一些基本概念、公式等的分析与指导,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把握其内涵与实质获得认知提升,为确保运算能力强化夯实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来接受新知识,以慢慢消除其在认识与理解层面所存在的误区与困惑,并能结合已学知识,科学推导新公式、自主探究新知识,构建起更为完备的认知体系,以避免在运算是出现错误,影响自身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开启“集合”有关的知识学习前,应组织学生强化对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等概念的复习,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判别其在概念与特性上的差异。而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时,则应组织学生回顾“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扥内容,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关联,扫清学习运算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教学内容特性,落实科学高效运算训练
        很多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加强对这些特性的关注,帮助学生在自主综合规律的基础上投身运算,更利于对学生良好运算习惯与科学运算方法的培养。因此,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应加强对一些典型性规律的总结,并引导学生在探究与整合的基础上开展运算,以切实提升其灵活驾驭各类运算技巧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出现的错误等,教师也需要加强整合与归类,对共性问题落实统一训练,让学生在多次强化中渐渐走出思维、认识、理解困境,获得运算能力的提升;对个性问题开展个别辅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发现错误诱因,进而投身实践训练,以慢慢改正在运算方面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与缺憾,走出认知困惑。例如,针对“平方差公式”(a+b)(a-b)=a2-b2,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乘方的运算法则,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与公式等,然后根据公式特性,开展运算,比防止运算错误的发生。并切实认识到:诸如(-7-3x)(3x+7)不能使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三、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运算能力培养
        中职数学在教学定位、目标、要求上有着比较显著的特性。而让数学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发展、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则成为中职数学的基本育人倾向。因此,教师在落实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时,必须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控与变革,尽量减少由于枯燥性、单一性、长期性机械重复对学生兴趣的消耗,而应使运算教学具有更强的延展性、发散性、多样性,为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运算任务,让其在科学性教学策略的指引下,慢慢改掉运算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避免学生抵触情绪的萌生。同时,教师更应将运算能力培养灵活渗透至学生日常学习的方方面面,并将运算能力培养与思维、理解、认知等能力塑造有机关联起来,以切实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针对性,从不同领域落实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传统的评价机制、手段、策略等,教师也需要加强变革与创新,以改变“唯成绩或分数论成败”的不良评价误区,使学生在自主总结、归纳、整合、应用中强化运算能力提升。例如,针对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性题型,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其运算规律,最终形成“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这一解题规律,以消除学生在运算时谬误的发生,强化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四、结论
        总之,中职数学对学生专业能力提升与人生长远发展有着显著且重要的影响。而具备基本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新时代每一位未来社会建设者与接班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同时,由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又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过程。其必须在科学指导与长期坚持下方可实现。因此,针对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学生数学运算实情,教师在落实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时,应以学生实际为为基础和参考,科学设定教学活动与任务,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训练项目,灵活渗透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内化。组织学生在总结、分析、判别、探究中发现自身数学运算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欠缺,并着力于改进与变革。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逐步夯实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借助运算能力的提升,来促进中职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与塑造。
参考文献:
        [1]陈小花.中职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6):65.
        [2]俞标滨.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运算能力[J].福建电脑,2014,30(03):210-212.
        [3]张冰冰.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9):35-36.
        [4]赵炳徐.浅析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03):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