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贫困生学习现状及帮扶政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7期   作者:赵先刚 彭凤
[导读] 贫困生在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时间方面都长期处于劣势

        赵先刚   彭凤
        重庆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400500
        重庆云阳县彭咏梧小学 400500
        摘要:贫困生在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时间方面都长期处于劣势,加上贫困生家庭贫困的同时还存在父母外出打工或家人身患重病等情况,导致他们学习前景堪忧。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贫困生也具有尊严等方面的需要。但是现在对于贫困生的帮扶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长期存在问题使得政策不能发挥出最好的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贫困生所面对的问题出发,对贫困生的帮扶政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贫困生;家庭问题;帮扶政策
        引言:
        随着成功实现全民脱贫,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贫困生的现状。针对贫困生的学习问题,社会各界也制定各式帮扶政策,来帮助贫困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现在大多数贫困生不愿意接受帮扶政策帮助的情况大有增加,还有许多收到帮助的贫困生成绩不增反降。这些现象说明,现在的帮扶政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来提升对贫困生学习成绩。
        一、贫困生面对的学习难题
        (一)家庭贫困或家庭不完整问题
        贫困生家庭贫困,首要会导致学习资源的减少。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想要提高学习成绩,贫困生在自身努力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许多的教辅图书来辅助学习。同时,家庭的贫困也会极大的限制贫困生的学习时间。有些家长为了家庭收入让贫困生辍学打工的事件屡见不鲜,那些有幸继续接受教育的贫困生,也大多需要在课下时间在自家农田里劳动,使得贫困生消化知识的时间被大大压缩,最后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同时,许多贫困生还存在着家庭不完整问题。许多贫困生因为父母需要外出打工赚钱,只能和上一代的长辈们生活,成为留守儿童这样的贫困生因为长期的家庭不完整,情绪会很不稳定,从而影响贫困生的学习成绩【1】。
        (二)自己或家人存在重大疾病问题
        因病至贫是很大一部分中国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的愿因。许多贫困生学习的最大困难也正是在此。重大疾病需要很高昂的治疗费用,导致贫困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同时,家人生病时需要贫困生的看护,贫困生生病时也是无法正常上课。耽误了学习的时间。因此,疾病也成为了贫困生学习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长期对贫困生帮扶政策存在的弊端和改进
        (一)长期以来的帮助贫困生政策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对于贫困生的帮助都是以单纯的物质帮助为主,基本采用填鸭的方式进行补助。但是,因为各别地方分发人员的态度欠佳、再加上贫困学生从内心深处的敏感。最后导致大多数贫困生并不愿意接受这些补助。甚至产生了矛盾,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二)为提高贫困生学习成绩改进帮扶政策
        1.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贫困生长期的艰苦生活导致学生的心里较为脆弱,对于强硬的所谓帮扶政策,再加上个别地区分发补助款老师强硬的态度,让许多贫困生感到心里不好受。并且,贫困生也很抵触因为得到了补助其他人的另眼相待,他们只是需要和其他人公平地一起学习。为了公平的一起学习有些贫困生甚至直接放弃了领取补助。但是,家庭的生活使得他们很难依靠自己来做到公平学习。这样的补助金分发显得里外不是人。因此,对于贫困生的帮助,应该采用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在放学后组成专人组进行慰问,在慰问的同时给予贫困生以帮助。尽量小的较少对贫困生学习的干扰,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完善各项福利和心理疏导工作
        对于因病至贫的学生家庭,学校应该完善对于疾病的护理应急制度,减少学生对于学习和照顾家庭两难的选择。让贫困生能够在学校进行没有后顾之忧的学习。同时,在面对学生生病的情况下,教师在贫困生回校后,也可以进行课外的辅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将没有学到的知识补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对于有农活要处理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进行多种多样的帮助措施。比如将学校的实践课放在贫困生家中的农田上。让其他学生能够增强自己动手能力的同时,帮助贫困生减轻课后农活的负担,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能够进行学习。或者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学生们有偿帮助贫困生进行劳动或者直接雇用
        最重要的心理疏导当然必不可少,贫困生在接受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贫困家庭所带来的压力,学生的心态很容易便会崩溃。为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学校更应该配备较为专业的心理疏导工作室。鉴于贫困生所在区域可能很少有专业的心理疏导机构。因此,可以将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心理知识培训作为政策的一部分。让整个学校的教师都具有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这样,在贫困生刚刚出现问题的阶段,教师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辅导。让贫困生重新找到学习的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
        三、结束语
        对于贫困生的帮助,应该从提高学习成绩的方面出发,给予贫困生心灵和物质上多方面的关怀。抓住每个贫困生所在意的不同的点,对每个贫困生所在意的点进行分情况面对。让贫困生能够利用社会各界的帮扶政策,真正实现贫困生对学习成绩的突破,最后通过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得贫困生拥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华. 基于脱贫攻坚下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 2019.
[2]史侠星. 高校资助政策的实施现状、问题及思考[J]. 教育现代化, 2019, 6(23):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