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52119820712XXXX
摘要: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技术形式,目的是加强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施工过程的危险系数,保证上层建筑的稳定性。基坑支护技术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支护技术作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引起了行业内重视。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的基坑支护技术。
关键词: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基坑支护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解决人口居住就业问题,工业民用建筑数量在逐渐上升。而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体建筑的质量,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如何根据工程所处的建筑环境和地质环境采取较为合适的基坑支护技术成为了建筑行业研究的关键。
1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概述
基坑支护主要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切实保障周边环境和地基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在基坑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应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作为重点管理内容,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地下防护措施,预防严重的坍塌事故。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该技术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团队务必高度重视基坑支护施工技术[1]。
2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征分析
2.1施工条件复杂
基坑支护施工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施工中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另一方面也需要选择较为合理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来保障工程质量。不同的基坑支护技术在应用中侧重点不同,因此在选择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时,要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以及周边的地理地形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他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进行测量的时候,还要确保测量施工目标的高度、宽度和长度的准确性,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对数据需要进行精准的计算,要确保使用精密的计算机对其进行计算,保障数据的精准度。
2.2施工技术严苛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其建筑规模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要不断提升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确保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安全性[2]。
2.3地域环境不同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选取是根据环境而定,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情况要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我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地质面貌和土壤成分,因此在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对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环境充分地进行考量,对环境因素做最为详细的分析和了解,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技术。
3建筑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利用热轧型钢与钢板桩构建钢板墙结构的方式实现基坑支护效果的,多被应用在深度在8m以上的基坑支护施工中,可有效增强软土层的支撑能力。同时钢板桩支护的防水性能较强,可抵挡地下水、雨水堆积的侵袭,维护基础结构强度。现阶段钢板桩支护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频率较高,且该方法选用的材料结构均具备循环利用特征,但是在施工中会因为钢板桩自身材质限制造成较大的噪声污染,给周边居民生活带来干扰[3]。
3.2土钉支护
在基坑支护具体施工中,土钉支护技术也较为常见。如果土体承受了较大的压力,将会对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基坑支护施工中采用土钉支护技术来对边坡进行加固。在基坑支护具体施工中要对建筑的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土钉的强度和拉力。
简单来讲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原理即是通过土墙体的加筋固定和护面形成支护结构。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土钉钉入土体的4m之内,但是土工进入土体和锚杆进入到岩石层这两者之间在计算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求施工范围内的土质和地质结构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土钉支护基坑技术在我国华北地区较为常见,其应用效果也较为明显。
3.3排桩支护
排桩支护具有形式多样、灵活性特征,连续排桩的设定还有助于优化基坑防水性能,改进支护效果。目前常见的排桩支护形式以柱列式排桩、水泥搅拌桩、密排钻孔桩三种为主。柱列式排桩一般用在土质结构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基坑施工环境中,通过设置一定数量挖孔桩形成柱列式排桩结构;水泥搅拌桩则被应用在软土基坑施工及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基坑施工中,目的不仅是加强基坑支护效果,也是为了优化防水性能,避免地下水倒灌对基础结构造成的影响;密排钻孔桩技术的应用取决于基坑的实际深度,且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前期勘察,注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基坑深度越大时,密排钻孔桩的排列密度也就越大,需要越多的设备支撑[4]。
3.4土层锚杆
土层锚杆支护施工过程为:第一个步骤就是对其进行钻孔,通常使用螺旋钻孔机对其进行钻孔。在钻孔之后要保持孔内的清洁,避免有垃圾掉入孔内,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个步骤是设置拉杆,在拉杆设置之前要对拉杆的质量进行检查,避免将生锈的拉杆运用在施工中,拉杆的长度为20m左右。之后是进行灌浆,在灌浆的时候如果出现缺损要及时进行补浆,在浆液完全凝固之后进行张拉锚固。需要注意的是在张拉锚固的时候需要有合适的强度,避免锚杆的不平直。
3.5地下连续桩
与其它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相比,地下连续桩支护施工技术消耗的资金成本最多,工序也最为复杂,消耗的人力、物力较大。再加上地下连续桩施工对施工场地有一定要求,如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要在1~3级,悬臂结构的控制范围不得超过5m,地下水位高度不得超出底面位置,这使得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应用次数较少。目前地下连续桩技术多被应用在建筑密集区域的施工作业中,施工中要注意支护结构刚度。应用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可减少地面沉降现象,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基坑支护技术的完善,未来该技术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5]。
4基坑支护技术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在基坑支护技术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事项需要注意:第一要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一方面要对施工所用的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好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另一方面要树立安全意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施工进度,除此之外还要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管理。第二要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施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土质结构和土壤资源,因此在基坑支护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选用科学的基坑支护技术,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基坑支护施工的复杂性较强,存在的影响因素众多,工作人员需要严把质量关,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内容,科学选择技术类型,做好降水及排水处理,合理规范工序流程,且注重安全管理,以此增强基坑支护施工效果,提高建筑基础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实现最终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银忠.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40-41.
[2]王晓俊.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地产,2019(24):150+168.
[3]李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12):92-93.
[4]裴利剑,胡瑛.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改进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64.
[5]勾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