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珍
茂名市电白区霞洞中学 525427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行业当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能够积极融入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篇文章则针对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和探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材当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授课观念,注重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授课,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老师的授课观念和手段还没有完全改变,并没有完全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于信息技术认识的不够明确,导致整体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老师要学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对其展开教学,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的文章都含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但是教师需要将其内涵良好地传达给学生则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需要其结合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教学,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受到文章当中思想的影响,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意识[1]。同时,丰富的信息技术还能适当拓展学生的视野,网络平台上含有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参考合适的授课方式进行引导,能够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良好地开发,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当中的内容,能够丰富自身的知识底蕴,并明白正确的道理[2]。
(二)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被动地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授课方式中,老师处于主体地位,忽略了给予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很难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将网络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学习能力,并因此保证初中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样一来也非常符合新课程的教育标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
二、教育信息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本身的思想不够成熟,其对新鲜事物难免会产生好奇的心理,老师要结合初中生基本的心理情况进行教学,结合其基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感受为其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多媒体的视频,图片以及文字和声音都能生动呈现出教学的内容,教师结合视频图片不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还能促使其更好地学习[4]。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一话题中,教师可以结合大屏幕为大家呈现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春天。比如通过动态视频为同学们创设情境,直观性生动地展现文章当中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通过视觉上的直观性刺激,帮助大家迅速感受到文章中作者描述的春天的景色,并有效提高其学习的注意力。
(二)应用网络信息,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
语文教材当中具有非常多丰富有趣的内容,但是在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仅仅是让大家学习教材当中的内容是不够的。尤其在写作教学中,写作同学们需要积累一定的素材,教师要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能够结合网络当中的知识点,丰富学生的视野,使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整体知识。
老师要利用网络教材当中的隐藏信息充分展示,帮助大家拓展知识储备[5]。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文中,当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该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鲁迅的其他文章资料,让同学们能阅览一下,以此丰富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或者学习曹操的《观沧海》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曹操的背景故事,引出三国演义,或者介绍曹操的其他作品以及和其相关的人物故事,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当时念出这首诗的视频场景。通过这样大家也会结合整体的故事背景对整首诗句具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同时还能对曹操这个人物性格和其表达的内涵了解得更加深刻。
(三)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的教育也同样意味着思想道德的教育,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需要将传授知识和素质教育二者共同推进,因此结合课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初中生本身三观还没有完整的形成,这个阶段也是帮助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要结合信息技术为其打造情境来激发同学们的情感[6]。
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中,老师可以结合课文利用多媒体为大家展现课文当中的整体故事,可适当播放一些有关于鲁迅的故事资料,之后引导大家根据小说当中的线索进行划分,并能够详细说明其中的故事情节。利用网络结合小说当中的背景“辛亥革命”以及其中表述的社会现实、封建传统以及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与影响,强烈为大家展现作者对现实中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促使同学们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四)加强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是沟通的桥梁。语文的学习意味着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授课手段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中语言和情感之美,同时也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老师要学会应用网络技术直观性地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语文内容,使其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所学文章的感悟,感受到不同文章的不同的美。
例如,教材中有很多的诗歌和优美的句子,比如《沁园春·雪》、《外国诗两首》、《岳阳楼记》、《海燕》等等这些文章,这些诗歌和句子的画面,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将其良好地为同学们展现出来,所以老师要学会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将诗歌和优美的句子中存在的意境进行良好地展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语中存在的美,并能够热爱学习语文,提高自己的文字审美能力。
(五)应用信息技术适当对学生展开评价
在课堂中,教学评价作为重要的环节之一,能够良好地反馈相关的教学活动,老师要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利用信息技术适当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收集,并重视集中听取同学们的意见。比如可以用电脑数据软件统计一下同学们在班级中学习基本的学习情况。同时,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获取全部同学们对问题的回答情况,帮助其更好地解决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学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教学,通过这一授课手段良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其在学习中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生动有趣和多元的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能使其在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悟到生活中的真谛,以此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琴.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新课程,2020(49):152.
[2]冯胜明.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0(49):150.
[3]宋克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情境化教学实践探究[J].中小学电教,2020(12):31-32.
[4]杜秀红.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的策略[J].学周刊,2020(35):151-152.
[5]朱春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20(33):71.
[6]孙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