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会恩
枣强县王均中心小学 河北 衡水 053100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自兴起群文阅读教学这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模式以来,随着教师的深入运用,教师不断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群文阅读,目的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目标,最终不仅仅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
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引言
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一般靠嘴说或心中默念,自身的思维意识同样在运转和思考, 只是方式方法或效果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学语文传统阅读教学的现状
1.1阅读活动流于表面
阅读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阅读,在更多时候,阅读是对课外内容的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认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的教学流于表面,没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例如,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仅重视学生阅读的丰富性,但是在阅读活动开展之后,没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巩固,也没能够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探究,导致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停留于表面,没能够让学生很好地体会阅读内容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流于表面,难以发挥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2阅读时间不够充足
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信息化的方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小学生。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吸引了小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余时间部分,学生更多地专注于短视频或者是互联网游戏等,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充分。除此之外,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部分教师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讲解,却忽视了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也就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时间和空间,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充分。
2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1把“作者”作为主题组合文章
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材选择小学生能接受并且对小学生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者的作品进行组合。由于写作习惯、写作方法以及生活和成长的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就促使作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事物表述的侧重点的不同。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以此来达到让小学生对作者的生平、 经历等有个大概的了解以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目的。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之前要对所选择作者的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 从中选择一定数量的能充分表达作者情感同时又对小学生具有重大教育意义、具有鲜明写作特点、对事物描绘生动的作品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例如教师可以选择鲁迅先生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把《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作为重点,首先让小学生进行《少年闰土》的阅读,然后让学生讨论有什么感想。 学生大多能体会到鲁迅和闰土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鲁迅对闰土的怀念。 然后为学生提供记录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让学生选择之中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和总结多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这样以作者为中心的群文阅读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上一个台阶,同时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2运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通过群文阅读为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规程,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帮助学生培养群文阅读的习惯,自觉地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有效方法,要知道怎样在阅读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能够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段,并能体会作者向我们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白杨》的学习中,作者用了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通过坚韧不拔的白杨歌颂驻守在边疆的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建设边疆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让学生学习他们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重点去了解文章中“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有什么深意,然后再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了解一下关于边疆那些没有姓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的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去想象一下戈壁是什么样子,在第一印象里的戈壁荒凉、寸草不生、贫瘠,课文中的白杨就在这样恶劣环境中生长,其中白杨“样貌”高大挺拔,十分坚强像卫士一般守着铁路, 通过描写白杨告诉我们跟我们年龄相差几岁的边疆守卫者亦是如此像白杨一般虽然外表“普通柔弱”跟我们没有区别,但是却“扎根”在边疆守卫着国家和我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些人的伟大,明白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替我们站岗放哨负重前行”的含义。
2.3明确主题,合理选择阅读内容
群文阅读本质上可以说是对于阅读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与鲜明的阅读路线,即阅读的核心主题。有了主题,学生才会明确阅读目标与方向,无形之中也算是基于阅读的一个附加条件,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效果。根据这一主题为基本构架,然后展开发散性阅读,只要围绕主题中心,无论是怎样的书籍或文章都可以进行阅读。这一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主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与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例如,在开始新一单元的学习时,老师可以根据这一单元的特点进行划分拟定一个主题,然后根据这一主题组织学生阅读。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妈妈睡了》《植物妈妈有办法》,针对这几篇文章,设置关于母亲的主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找出这三篇文章之间有什么联系的地方,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又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围绕这三篇文章自己进行创作。以此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是不是完全掌握了这一章的内容,通过阅读与写作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灵活性的阅读思维,提升小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的基础素养和阅读能力;以群文阅读的方式,锻炼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及分析信息的素质;以表演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能力;以师生间的沟通,和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上的学习兴趣,摒弃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更高效地提升小学生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时学习思维的培养。发散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素质教育的改革理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苗倩.群文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9):38-40.
[2]范佳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20):59-60.
[3]宋炜涞. 群文阅读,开辟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内蒙古教育:B,2018(7):57-58.
[4]李意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09).
[5]潘美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