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淼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溢水中学 442212
摘要:随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对于人类的交往和发展来说,理解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人际交往关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说话方式、语言的运用能力,无一不彰显着其文化水平,素质品德的高低等情况。因此学生对于语言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则可以完全涵盖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中学阶段是各种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巩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而阅读的教学则需要教师能够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的知识都是通过文章叙述的方式来阐述知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阅读和讲解,此时课堂会因为大量的文字而变得沉闷,而这样的环境是无法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所以教师需要开展更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一文章时,木兰诗是用古文描述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来说,语文本就枯燥,古语更是难以理解,所以学生更加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学生讲述对于古代行军打仗画面的想象,通过多媒体播放古时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战争环境的艰难与壮士牺牲的惨烈。进而教师对学生提出疑问,“你们认为古代女子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行军打仗么”,在学生的激烈探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课文的自主阅读和学习。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在保持良好的求知欲的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阅读过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课文的总结,并对课文中的难点、重点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过后能够对花木兰的巾帼不让须眉,进行由衷的敬佩和赞美,在这样的故事下能够引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由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更多的古代人物故事,在讲述到精彩情节是戛然而止,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自主阅读。
二、多活动促进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因生长环境的不同,接受的能力也有所差别,所以学生对于阅读的能力和理解水平皆有所差别。但是阅读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同时语文的阅读也是促进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的最快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清楚的掌握每一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学习情况,因学生的自身特点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比赛。在写作的过程中,文章的类型不限,可以进行诗歌的创作也可以进行散文的叙写。而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因此会促进学生进行大量文章的阅读,以此了解传统文化并进行文章的撰写。
教师文章的观看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这样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于其喜爱方面的深入阅读,以及对于其他方面的拓展阅读。对于文章写得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奖励,进而可以促使学生认为阅读写作是一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在学生拥有自我认同感的同时,学生会自主加强对于写作的练习,进而会同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设阅读环境,培养学生拓展阅读
在校期间,老师可以在班级树立阅读角。每周进行课外读物的更新,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读物放在阅读角,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达到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同时老师在讲课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这一篇文章时,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教师的讲解,能够清晰地从安塞腰鼓扣人心弦的演奏中,感受到生命力的强盛。安塞腰鼓展示出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与豪迈。在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冲破束缚的强烈渴望。在学生的欣赏和震撼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陕西秦腔的阅读和了解,在贾平凹的《秦腔》中,学生能够了解到当时的风俗民情、世事沧桑、人物命运的起伏与坎坷,能够通过清风街的风云变迁,感受到中国农村的缩影。以此能够在学生拓展阅读的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
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小时候常去的游玩之地进行回忆和叙述,让学生对于童年的地点有深入的感受,并让学生讲解在小时候上学的路途中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发生。在学生回忆童年美好光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对于课文的讲解。在学生带着回忆的情境下,带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由此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文字讲解,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进行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以此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要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深度学习和阅读。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语文的教学需求,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以及提升语言的运用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阅读对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焱. 浅析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南北桥,2021(1):68.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66.
[2]马俭冰.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J]. 魅力中国,2021(3):369.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3.560.
[3]吴润.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21(7):129-13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63.
[4]张传柱.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2-23.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10.
[5]王苏惠. 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17-18. DOI:10.12241/j.1009-7252.2020.1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