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陶春梅
[导读] 在我国新课改大环境下,语文教师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

        陶春梅
        南充市高坪区长乐小学四川省南充市637100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大环境下,语文教师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汇总,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育,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是针对语文阅读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展开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文学鉴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推进的背景下,语文教育不再局限于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智力教育当中,更为重视的是提高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因此,古诗词鉴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势在必行。古诗词鉴赏教学的开展不仅能丰富学生古典文学常识,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于学生今后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对于学生的更好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价值。
2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1)陶冶情操。相比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能让学生慢下来,寻找身边及生活中的美。众多优秀文学作品中,体现着不一样的世界与生活,充满了美好与温暖。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审美能力。文学鉴赏是一个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的过程,能让学生逐渐将对文学作品的体悟上升为情感体验,甚至达到共情,进而拓展自身的视野,陶冶情操。(2)提升写作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应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阅读则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文学鉴赏与写作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学生在文学鉴赏中,能发现语言之美;依托大量的文学鉴赏,学生能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3)提升语文能力。语文能力包括很多,如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角度来说,提高语文能力十分重要,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学习水平,还能为其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发现美与创造美提供支持,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语文阅读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反复训练,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活动实际展开的时候,朗读训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在具体授课的时候,需要指引学生投入到具体的朗读训练活动当中,逐步提升学生针对语言的实际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实际鉴赏能力和水平。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把自身的指引以及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投入到具体的朗读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针对语言的实际感知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实际鉴赏水平。因此,教师要指引学生投入到具体的课文知识点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当中可以形成轻松和谐的环境,指引学生投入这样的环境当中,并且根据课文内容的实际情节,将具体的故事情节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对课文当中的人物角色进行扮演,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实际描述的语言情景,把人物角色独有的性格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把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体现出来。特别是在现阶段的语文诗歌授课活动当中,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方法更加高效与可靠。


        3.2 合理运用创新教学手段方法,充分挖掘古诗词的内在美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一项长期的问题,那么就是教学模式的死板性,即使是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时,这一问题也没有获得有效解决。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运用以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古诗词朗读示范、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讲解古诗词知识点、安排相关作业内容,而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本不可能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在现如今时代背景下,科技以及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获得快速发展,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社会中的各大领域当中,当然,多媒体也已经深入了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使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进而将古诗词的内在美充分挖掘出来,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例如,进行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哀愁并且凄凉的音乐,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浓浓的忧愁,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秋日夕阳西下的视频,使学生深入情境当中,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3.3 自编目录,分类鉴赏
        古诗词的选材广泛,主题丰富。我们就在班级里,开展常见的古诗词题材分类编辑:离别、战争、闺怨、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节日节气、地域诗歌等。这些题材包含了天地自然、人类、人文社会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等。学生通过平常的诗词积累,可扩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也可以使自己的文章避免单薄。教师在平常的诗词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完成背诵和默写的任务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对诗词按照自我理解进行分类并积累,这样的积累,让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就可以活学活用。我们分组编写本滁州地域文化的古诗词。学生们把我们滁州各市县自古以来有名的诗人名篇做一梳理,分门别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个地域古诗词分类扩展到北京、西安、南京、杭州、苏州、瓜州等等。在地域诗中,我们把瓜洲渡作为重点,我们收集了关于瓜洲渡大量诗词作品,了解到“诗渡”的含义。凡是读过陆游“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和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句的,没有不对瓜州向往的。这些诗词写得如此入心,在瓜州聚集,成为是我们中华词苑里的奇葩。应该是经典,永不磨灭,和人类共存。古诗词丰富的题材内容为学生素材的积累提供了极大空间,也让同学们多了提升的通道。
        3.4 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反思
        教师需要在每节课后进行教学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与表现,反思教学内容、方法等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必要的教学反思,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除了要进行合理的教学反思,也要与同行进行积极沟通与交流,了解同行是如何开展文学鉴赏教学的,以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启发。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的文学鉴赏水平也十分重要,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进步,通过自学、日常积累,不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带动学生阅读,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文学鉴赏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在众多学科中占据着关键性位置,在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育,其属于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也属于关键的任务活动。教师在实际授课的时候,要强调对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育。一方面实现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激情和主动性,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 潘静.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J].课外语文,2018(28):1+3.
[2] 虞春香.高中语文阅读鉴赏教学的文学理论历史回溯与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8(21):4.
[3] 季春元.语文素质的培养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8(07):22-23.
[4] 王丽芳.探究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34):57.
[5] 叶继奋.文体意识:文学阅读教学的专业保障[J].名作欣赏,2018(07):116-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