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幼儿体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黄欣
[导读] 素质教育,是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教育的模式,培养儿童的言行品德以及综合能力。
        黄欣
        黑龙江省黑河市实验幼儿园      164300
        摘要:素质教育,是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引导教育的模式,培养儿童的言行品德以及综合能力。同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在儿童学前阶段,是儿童一生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可能直接影响儿童后续的发展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态度。而幼儿体育教育,则是在幼儿成长中,针对其身体健康开展的一种教育,并且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体育教育
        引言: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认为儿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素来也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而传统教育理念将这句话极端化了,将教育的目的放在了儿童的知识水平方面,而不去注重儿童的多方面发展。我国伟大的战略家、革命家、理论家毛泽东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人们再次将这句话落实到了对儿童的教育当中,尤其是在儿童的学前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身体尚未成熟,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可以让儿童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本文将简述在素质教育下,展开幼儿体育教育的实践方法。
        一、激发幼儿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大多数活动都源于自己的好奇以及对世界的求知欲望[1]。他们的行为多来源于对成年人模仿,而模仿的原因无外乎是对成年人世界的好奇。而体育教育中,就需要抓住这一点,为幼儿开发更为有趣的体育教育。幼儿不同于成年人,虽然幼儿的体力较弱于成年人,但是儿童的拥有较为充足的活力,他们对于运动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但是,这也源于他们对于体育的未知以及兴趣,如果在体育教育中,幼师不能维持幼儿对体育的兴趣,那么在运动的过程中,幼儿终究会感觉到“疲惫”。在开展体育教育时,幼师可以引导幼儿前往室外环境中进行运动,并且开展运动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了解体育,达成体育教育的目的。
        二、注重幼儿的成长规律
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他们虽然拥有较强与成年人的活力,但是却没有成年人的体力,在制定体育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体力问题,在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展开体育活动。另外,每个幼儿对体育的认识也完全不同,也许部分幼儿天生运动天赋较强,能够长时间运动,而有些幼儿身体素质较差,稍微运动就会大汗淋漓。

教师也要在幼儿运动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变化,为幼儿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避免运动强度过大,不但无法达成强身健体的目的,还会导致幼儿因为剧烈运动而受到伤害。
        三、构建良好的体育氛围
对于幼儿来说,环境的渲染能够起到最大的效用[2]。幼儿不同与成年人,他们的心理防线更为薄弱,在环境的渲染下,幼儿能够很快进入到相应的状态当中。尤其是在体育教育当中,教师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就可以让幼儿沉浸在快乐舞蹈当中,虽然幼儿自主的舞蹈并不具备观赏性,但这也侧面证明了,幼儿对环境的敏感度是较强的。
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内容,选择不同的音乐伴奏,让幼儿在体育氛围中进行运动。另外,幼儿往往会做出一些模仿性行为,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运动动画,让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自觉模仿这些动作,达成的运动的目的。而且幼儿对于动画也秉持着一定的兴趣,因此在播放动画时,幼儿便会聚精会神的观察动画中角色的每一个动作,而教师在这时就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跟随动画中人物的动作进行运动。这样,既能保障幼儿的运动质量,又能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人物的塑造,让幼儿自觉去模仿。教师可以列举幼儿喜欢观看的动画中的几个人物,并且将人物的优点列举出来,告诉幼儿,正是因为运动,才让这些人物变得如此强大。对于现实中的人,幼儿往往缺少明确的认识,即便教师提出一些较为知名的运动员、科学家,也难免会触碰到部分幼儿的知识盲区。但是通过动画中人物的列举,幼儿不但能够想象到动画中人物的形象,还会将其作为自己运动目标,以此养成运动的习惯,培养幼儿的终身运动观念。
        四、加强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应用
在幼儿园中,通常会为幼儿准备大量的玩具,并且会为幼儿提供较为宽广地游戏区域[3]。而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教育资源应用起来,利用不同的玩具,为幼儿开展不同的体育教育。另外,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满足幼儿运动的一切需求,避免幼儿想要运动时,没有相应的器械。除此以外,幼儿园的空间是有限的,教师也需要对幼儿园有限的空间进行开发,将幼儿园中的所有设备都应用到对幼儿展开的体育教育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对体育的认知并不够深刻,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源于对世界的好奇以及对成年人的模仿。为幼儿展开体育教育时,应当注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成长规律,让幼儿切实的深入到体育运动当中,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凌男.中英幼儿体育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2]白丽虹.山西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课程标准构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3]张凤.北京市四城区幼儿健美操开展现状及市场开发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