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思想,开发幼儿园乡土课程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丁志红
[导读]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他的教育理论思想,给幼儿园课程指明了方向。

        丁志红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幼儿园 226500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他的教育理论思想,给幼儿园课程指明了方向。在生活教育理论作用下,教育部也对幼儿园的内容进行了编排,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活动的时候,在生活中展开教学,在玩中学习,寓教于乐,在学习中玩。这一内容的提出,对老师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儿童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更符合了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状态。基于此,本文对陶行知思想理念进行讨论,并对如何开发幼儿园乡土课程突出了几条策略,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幼儿园;乡土课程;策略
        引言:幼儿阶段的教育和其他学段有很大区别,它不重视智力教育的内容,反而注重强调生活技巧和行为习惯方面,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要求老师们在课程实施的时候,将生活和课程进行融合。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我国幼儿事业有了明确的教育方向,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我园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开发适合本园幼儿的乡土课程,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意识,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一、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乡土课程的开发,首要选择的内容便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身边、操场、社会等,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内容,可以说自然文化资源是乡土课程中最方便、难度适中、内容广阔的一项因素。老师在展开活动设计时,选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在进行美术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创意材料开展活动,如利用鸡蛋壳、树枝、棉花等进行美术活动;使用废旧地板、硬纸板、泡沫板展开造型设计;利用五谷杂粮,展开艺术创作;利用废旧布条使用捆绑、编、连接等方式,制作娃娃;利用野花野草展开插花练习等。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内容,教师融入进一些本地独有的特色,便是最佳的乡土文化课程。
        在欣赏课程中,不再局限于班级的环境中,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接触外界的环境,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不断的提升对自然环境的了解与热爱,并融入进相关的教学内容,在石头上、树叶上画画等,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感情,提升审美能力,让其大胆的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此外,我们还可以融进其他领域中,如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去采摘园剥豆子,以便剥豆子一边锻炼他们的数数能力,将生活、课程、乡土进行融合,巧妙的达成我们教学目的[1]。
        二、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乡土课程的展开少不了地区文化的作用,教师们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应当选择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尽量使用一些他们热情度较高的内容,激发其幼儿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比如,选择一些语言简单,内容充满趣味性,人物刻画生动形象童谣,或者人们熟知的民间故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本地独有的艺术表达形式等,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可以利用起来的资源。这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可以快速的激发他们活动兴趣,让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乡土课程可以结合本地的特色内容展开,如在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民间舞蹈、地方方言等,都是有效的教学内容,如展开语言类教学“我的家乡话”;美术“我家乡的风景”;社会“游家乡”等课程,都是有效的有关于生活、乡土的内容。这些生活中的元素加入,不仅保证了乡土课程的质量,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还可以让儿童形成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2]。
        三、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丰富的社区的资源是我们可以利用起来的内容。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展开乡土课程。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蕴含底蕴深厚,传统节日也比较多,比如除夕、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都有着存在的价值,并蕴含着独有的历史故事和背景,在过节的时候,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在用同一种方式来庆祝,这也是一项内容丰富的乡土资源。基于此,教师一定要注重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气氛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其去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的心理。如在讲解语言类绘本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讲端午节的由来,目的是让幼儿知道划龙舟、包种子、采艾蒿都是流传下来的习俗,让其萌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保证社会资源在乡土课程中的有效性[3]。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教学经验,因此在进行课程学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从幼儿的年龄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将生活中、社会中的资源进行收集,丰富他们的课堂内容,将这项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家校教育保持一致,才能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庭资源中,教师要注重和家长们的沟通,转变家长错误的观念,并结合实际内容,获取到他们的支持,共同促进幼儿能力的提升。如在乡土课程活动前,老师们可以利用宣传栏、电子社交平台等内容,倾听家长的意见,让其参与进课程的安排中来;其次,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一些相关的活动材料,展开亲子活动。例如,在主题活动中“我的家乡”,可以练习一些亲子舞蹈让其上台展示;还可以让家长们将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利用,将不用的物品变成新的玩具;还可以展开个人才艺的表演,以家庭为单位,让儿童和家长共同进行。这样的主题活动,可以快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家校教育内容保持一致性,给大家呈现出不同家庭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本地独有的乡土风情。
        结束语
        总之,陶行知先生指导思想,在幼儿园教育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十分符合孩子们的年龄阶段和特征,对我们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教师要从多个角考虑问题,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开发,全面、综合的展开教学课程,让知识和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帮助孩子们了解家乡,了解外界的社会,让其走进大自然的环境中去,在玩耍的过程掌握知识的内容,提升审美水平,促进身心能力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光霞. 践行陶行知思想,开展幼儿园乡土教学[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C].:,2019:3.
[2]陆雅静. 陶行知思想下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教育策略探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江雨思. 生态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J]. 才智,2019(07):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