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松英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麻岗镇后官田小学
摘要:近些年,全球多数国家教育领域的众多学者均向核心素养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研究。核心素养作为数学教学的关键构成,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还对教育质量和目标提出更高标准要求。同时随着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提出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而小学数学是小学时期重要学习课程,要强化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效及其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从深读教材、知识与技能目标实现、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持之不懈,不断落实在数学教学中,全力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借此希望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正有序深入,其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特别是在如今教育大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对该方面加以重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不仅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数学计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从而有力促进学生发展。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1.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详实知识内容及技能为前而成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以及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与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开展不同课程教学,任课教师应做的第一件事为仔细钻研课本内容,对课本内的每一素材、每段文字、每道习题等内容认真思索与考量,深挖内容来龙去脉,精准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与习题之间的内在关联,明晰知识目标与技能培养要求;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弄清知识实质,找出知识技能间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怎样培养等,用教学目标体现。只有深入解读和挖掘教材内容,才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好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关内容教学时,基于知识技能角度分析,教学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正确地应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意识、模型思想、应用意识等,以及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只有有了思想,才能为行动指明方向。具体来讲,只有教师具有深入研读课本、深挖核心素养的教学思想观念,将进一步推动教学落实,培养好数学核心素养。
2.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来源于知识与技能,两者不可等同。其要在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以及应用阶段不断被培养。小学数学内容是以概念为重心,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组成内容主体,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定律均为小学数学关键且基础内容;基本技能重在测量、运算等。在小学数学中,需要正确引导小学生了解内容的相关经过,创建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此为学生建立数学思维的方式,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关键。只有做到各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形成体系化知识架构,用分类思想、建立模型、数学推理等方式,可更好促进数学学习以及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进行“乘法的初步认识”相关内容教学时,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游乐园与便利店的主题图,要求学生多看多思考,了解实际中的同数相加情况;教师要求学生看到例1中坐小飞机的场景图,并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想想在每一架飞机乘坐人数一样的情况下共有几人,先用加法算式表示,让学生知道同个数重复几次相加的特征,将新课题引出。利用小火车场景,即“每车厢乘有6个小孩,共有这样的车厢4节”,加强同数连续相加和“几个几”的关联,更加阐明乘法意义;用过山车场景,即“每车厢有2人,7节车厢共有几人”,让小学生感知到存在多个同一加数时,用乘法计算更方便,再用乘算表示,并认识乘号、学习乘式表示方法及读法;例2要求小学生直接观看图片,并用加法和乘法加以列出不同算式,同时阐述乘式组成元素名称,图片、加法算式以及乘法算式进行比对,加深相同加数连续相加和乘法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明白乘法意义。在练习过程中,建立现实情境,如每串数量相同的珠子,每份数量相同的苹果、芒果等,让学生在这熟悉的情境中多观察、多练习,加深乘法意义的理解。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经观察、思考、书写等环节,建立现实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建立模型等,在达到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也培养了数学核心素养。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需要在数学学习全过程中形成。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数学的关键,同时也是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仅是给日后学习发展打基础,也是要达到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在问题解决之中,加深知识的记忆与掌握程度,建立数学思维,不断总结运用数学领域相关知识技能及方法处理问题的实践经验,提高应用认知,并能体现和落实相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完成小数除法内容,给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完成问题。问题:妈妈在超市买了14.5千克萝卜,付给收银员30元,找回了3.9元,每千克萝卜多少元?学生为了解答上述问题,必须认真分析,找到信息蕴含数量关系,得到总价除以数量等于单价的数量关系,而继续分析得知萝卜总价题目未告诉,需要用总付款金额-找回金额=萝卜总价,计算萝卜总价为26.1元;再代入单价的数量关系可最终算出每千克萝卜1.8元。学生经看、算、导、思,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按照(总付款金额-找回金额)÷数量=单价解答每千克价格的实际问题。在用已学的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之中,充分表现出数学核心素养,如数据分析、运算及推导能力等,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思考“总价、数量、单价”中进一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核心素养培养要潜移默化、注重落实、长期坚持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经过日日坚持、发展以及提升而成。教师应该将数学核心素养细化分解,在每节教学课堂中得到体现、得到培养,蕴含在具体数学知识技能实现过程中,不仅关注概念、法则、性质及定律等“有形”的数学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让学生深悟藏于知识技能以外的“无形”知识,加深挖掘,不断形成具有数学知识本质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核心素养。
针对当前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先着眼于如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试、想、算、导、证等各个数学环节,强化思考、实践体悟、交流沟通,从中获得基础数学知识和基础数学技能,总结实践经验,找寻数学思想,把核心素养培养与发展在结合相关基础目标的实现而实现;但也需要抓长远,基于整体来看,满足小学生的发展过程和成长之路,根据学龄、年级不同的相关教学任务及目标,把握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顺序,长期坚持、逐日逐年培养和提升,定会在其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
5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深化、实现立德树人要求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讲,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强化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扎实工作做好每一日教学工作,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培养好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道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
[2] 徐万年.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18(06):140.
[3] 农村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些思考——以“数”的学习为例[J]. 姜巧玲.??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4] 曹培英.小学数学课程核心词演变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小学数学教师,2015(11):4-9,57.
[5] 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5.
[6] 史宁中.漫谈数学的基本思想[J].数学教育学报,2011(4).
[7] 庄国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9):73-74.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