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芸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园林的景观设计中的花卉设计应根据花卉的成长特点进行设计,根据设计的不同要求选取不同的类型的花卉,既可以达到园林的功能性作用又不失其观赏的价值,让人们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气息。
关键词:园林景观;花卉种植;养护
一、探讨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
1、园林花卉的种植方式
园林花卉种植技术的运用,必须保证花卉与园林实际需求相吻合,才能实施具体的种植技术,增强园林花卉种植价值。然而在一般情形下,所种植的花卉应具备枝叶茂密、规格相近、树形美观等特征。根据园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挑选花卉种植。
2、着力体现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的艺术性
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在设计过程中重点突显其设计的艺术性,加入更多的艺术内涵。所以,需要突显园林审美具备和谐统一的特征,就是园林材料自身的要素,要素与要素以及要素构成的空间布局具备和谐统一的特色。另外,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需要突显景观与园林建筑比例的一致性,成为园林整洁协调的关键因素之一。园林虽固定在一定空间内,但园林花卉种植设计应追求打造多元化空间,保证园林空间范围与人们认定尺寸相一致,从而有利于园林各构成要素协调发展。为了体现出园林的艺术性,在花卉种植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植物、地貌等全体布局的对称性和协调性,将人们置身整齐、和谐、稳定的园林环境中。然而自然风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不对称等特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的审美需要,采用针对性的设计方案,进一步丰富园林设计的艺术内涵。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应符合色彩搭配与审美需求,为了确保园林花卉种植设计与色彩搭配和审美需求相符,必须加强对园林花卉色彩的利用。
2.2.1统一配色原则
统一配色就是在花卉种植设计过程中,从整体出发,达到协调的效果,而不是变化无常、强烈对比。
2.2.2对比配色原则
(1)色彩对比:在花卉种植设计过程中,为了凸显某一主体,在其周围配上对比颜色会起到显著的效果,从而达到凸显设计主体的目标。
(2)色调对比:这就要求在色彩的亮度上进行明暗对比、相互配合。所以,在进行对比配色中,不同颜色不能等量出现,应该主次分明,在变化中寻求统一,是对比配色的核心技术。
2.3园林花卉种植设计还要注意营造整体的意境美
从古至今,我国园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征是注重意境的创造,实现良好的园林意境,是众多中国园林工程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园林意境是经过园林的不同元素协调配合所达到的一种情意,使得欣赏者触景生情,达到一种情景相融的艺术境地。作为新时代的园林工程师,开拓创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贯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依据园林花卉的不同种植方法,重点突显出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的艺术性,并满足色彩搭配与审美的需要,打造出较好的园林意境美,并赋予园林花卉人为内涵,从而体现出园林景观独特的魅力,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
二、园林花卉种植与植物景观配置的主要策略
1、重视前期考察,做好规划设计
常言道“人挪活、树挪死”。植物栽培或移种通常存在不可预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尽可能减少移植栽种的频率往往能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从创造更加适宜的生存条件来说,重视前期考察,做好规划设计。不仅如此,园林设计属于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一旦开工便会对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同样需要全力避免过于频繁的变更设计活动。从这一角度看,施工前的勘察同样是提高景观配置优良度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进行花卉种植与植物景观配置前,全方位调查景观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人造环境和区域文化特点等各项要素必不可少。比如景观所在地的降水率、降水量、贮水状态、蒸发量等直接关系到花卉植株在存活率和生长状态的效果。而光照与热量则是决定植物开花、结果等观赏效果的直接因素。同时,景观所在地微生物群落种类、有害生物数量与分布规律等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花卉植物的生存时限。
某种程度上,事前考察和准备的周全与详尽情况会直接作用于最后的景观配置结果。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倘若考察匆忙、设计草率,最后出来的成品必然漏洞百出,或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或是严重降低景观的艺术性和审美效果。
2、着眼低碳环保,延长使用寿命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形成的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时,低碳环保不仅只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宏观战略,同样是指导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核心原则之一。
坚持环保路线的花卉种植与植物景观配置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是利用花卉植物改善土壤酸碱度。比如在酸性土壤中选择配置茶花或杜鹃,碱性土壤中选择配置枸杞或夹竹桃等。
另一方面,选择更加科学的现代园林养护设施设备与技术不仅有助于节省自然资源,同样有利于植物延长生命周期。而园林景观中的花卉和植物延长使用寿命本身就是对周边环境最好的保护,是间接实现低碳环保宏观战略的重要措施。
因此,借助园林机械实现自动化喷淋或滴灌的技术设施与手段往往能够显著改善人工作业的缺陷问题。虽然机械化的首次投入相对巨大,但从长远看,无论是延长植物生存时限还是节约资源与成本,机械化与自动化往往更具性价比,更加有助于践行绿色发展战略。
3、结合区域文化,提高艺术价值
园林作为艺术创作不仅是区域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而且深受地区文化影响而呈现显著的地方性与个性化特色。因此,在提高花卉种植与植物景观配置审美价值的手段中,结合区域文化,提高艺术价值不容忽视。
三、城市园林花卉种植养护工作
合理的养护工作,能够保证园林花卉种植质量,提升花卉成活率,同时还能够提升园林观赏度。具体来说,在园林花卉种植养护工作开展中,需要从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入手。
1、浇水
让花卉保持适量的水分,能够满足花卉植物的生长需求。具体来说,需要根据花卉特性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间。一些花卉抗旱性较强,需求相对较少,而一些喜水植物不抗旱,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对于叶片较大的花卉植物,蒸发水量更高,容易引发缺水,必须提高浇水量。另外,不同季节中花卉需水量也不尽相同,而水生花卉则不能离开水;正处于生长期的花卉植株比成熟花卉需水量更高。浇水工作至关重要,必須把握花卉植物的习性,了解植物对水量的需求,定期浇水。
2、施肥
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花卉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的营养已经不足以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施肥,则花卉会由于失去营养而枯萎,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因此,必须根据花卉生长形势、土壤情况等,合理施肥,以便于能够为花卉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通常来说,主要是在花卉生长旺盛期加以施肥。对于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的控制,也需要根据花卉特性加以选择,切实提升花卉种植效果,满足城市园林建设需求。
3、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作为威胁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花卉养护过程中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对于花卉生长有着直接影响,会破坏花卉的叶片,影响整体美观度。因此,需要根据园林当地情况,选择恰当杀虫防虫措施,同时调查当地害虫情况,合理选择杀虫剂,避免杀虫剂对周边居民带来危害。当然,在生态理念下,提倡生物防虫的模式,做好园林病虫害防治,满足花卉健康成长需求。
结束语
相较于乔灌木,花卉具有较多的颜色种类的优势,可以满足不同的景观需求。在城市景观中,花卉的应用要能够将城市和自然协调统一起来,尽可能地还远原花卉组群在自然状态下的姿态,迎合人们对自然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黄文敏.浅谈花卉景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
[2]马菠.花卉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J].新疆林业.
[3]李清.园林花卉在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