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 陈捷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陈捷 沈波 冯岚 阮鑫海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以电力资源为核心的基础设备的重要性日渐显著。
        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州科技信息服务分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以电力资源为核心的基础设备的重要性日渐显著。企业运营进程中,对电力调度数据网加以关注,电力调度数据承担数据传输及通信业务交互重任,传输进程中数据信息安全性成为人们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电力通信网基础上,将电力调度数据安全传输问题阐述,给予相关基本传输实施方案,简述电力调度数据网设计原则及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传输基本构成,给予有针对性的传输防护设计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
        引言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运维技术存在资源耗比较高、容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分析电力信息通信数据特征,构建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模型;获得数据智能运维日志分类结果,设计运维资源耗比预测算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方程计算数据运维容量,实现了电力信息通信数据的智能运维。
        1数据智能运维模型构建
        电力信息通信数据特征为基础,构建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模型。数据智能运维模型主要分为静态、动态两种关系,资源抽象层级以“设备”对象为核心,实现了逻辑资源与物理的关联。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静态关系数据智能运维模型更加稳定,数据运维性能更佳。静态关系模型描述了数据中心、物理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虚拟机、机器集群等装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实现了内存、存储、网络接口、CPU等可分配资源与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而应用程序实质上是业务资源,也被考虑在了静态关系模型之中,通过与机器的多对多关系,实现了一个应用程序分布至多台机器运行的关系描述。通过上述设备与资源的关联描述以及设备的抽象层级,实现了数据智能运维模型资源的关联与约束。例如,网络设备抽象描述完成了网络端口与相应设备的关联;机器抽象描述完成了物理机器与虚拟机的统一管理与处理等。
        2电力通信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通信通道方面的问题分析
        随着电力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能计量采集系统所涉及的系统功能越来越多,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在计量采集方面会受到采集器自身性能的影响无法很好地满足相应功能的需要,例如在某些相对偏远的山区计量采集系统信号常常会受到严重干扰,影响到正常的计量采集沟通。
        2.2调度和管理难度较大
        电力通信网的规模很大,涉及的专业比较多,因此,在电力通信网运维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专业,这无形中就给电力通信网的运维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如果运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的知识技能,没有全方位地了解和熟悉电力通信系统,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之外,对于其他的相关专业技术缺乏系统的掌握,可能造成在电力通信系统资源管理和运维中的难度的提升,进而也使得运维工作的复杂性增加。


        3智能数据在电力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3.1配网通信
        在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运用中,配网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是因为它的电压等级比较多,支线分布的较广,而且支线也比较多,在这样复杂的结构中,单独的依靠配网也不能够实现通电,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光纤技术来帮助配电网进行更好的通电,但是在城市内部的光纤工作也会面临着比较大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配电网的发展不够灵活,但是随着智能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数据技术可以解决配电网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促使智能数据与配电网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衔接,在促使交流的过程中保障了配电主站之间的良好沟通能够更加有效,并且可以顺利地完成配电的基本工作,这对于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还能解决配电网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3.2电力调度数据传输方案
        近年来,各类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及成熟,成为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核心支撑,使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趋于成熟。对电力调度数据进行分析进程中,主要核心落脚点为子站集终端与电力调度数据网间,进行可靠通讯问题。整套电力调度数据网,主要核心组网技术为IPoverSDH,结合光缆通道可满足安全传输要求。首先,采集终端与电力调度数据网通信进程中,需对通信网线加以关注,选取5类屏蔽双绞网线。变电站电缆中除弱电电缆,还存在大量强电电缆,给数据传输造成一定影响,为切实保障数据传输安全性,选取标准为568B线序的压制网线。在网线进行敷设时,选优绝缘电工套管,以此减弱强电电缆对网线干扰。其次,在采集终端配置进程中,需充分应用电网调度自动化分配,严格按照子站非实时性业务IP进行配置,且生成与之匹配的网关地址及子网掩码,完成与电能采集系统主站相吻合的IP地址。此外,对纵向设备进行加密进程中,需将数据网非实时性业务证书输入,构建相对应的密通隧道。最后,主站前置机配置进程中,生成静态路由、IP及端口信息,且需与子站点采集终端相匹配。
        3.3各类连接线缆作业
        连接线缆作业的风险主要是指对电力通信的通道进行检测或者相关的业务路由进行调整时,需要进行线缆跳接,可能由于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造成光路或者业务的中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比如,在对继电保护等专用的光纤通道进行检测时,如果没有仔细核对ODF上或DDF的端子标识,就可能造成其他运行的保护通道误断;又比如在进行信道检测之前,没有对继电保护等业务进行确认,而相应的压板却退出。一些违规的操作可能导致继电保护发生误动的风险,从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2)相关业务技能需要提升以及操作上存在不规范的地方:在对光纤的通道和相关业务的路由进行调整的时候,尤其是在ODF进行尾纤操作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到周围的尾纤,可能造成光路的中断;或者操作过程中相关的业务技能不行,也可能造成ODF的街头部位损坏,进而造成光路的中断风险加大。
        3.4在统一通信技术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电力信息传输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性作用还体现在统一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在构建智能电网的基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IP平台统一通信技术的应用,用户能方便地自由使用语音、视频、即时消息、数据和其他通信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交互。因此,结合使用电力信息网络和基于IP网络技术的基础网络平台,集成了智能网络通信系统,对语音和数据进行组合,从而提供统一的操作管理、规范的建设和大规模的营销,继续帮助优化智能电网系统并改善电力管理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通信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电力通信系统出现故障,这就需要专业的运维人员对其进行维护。电力调度数据网,为电力通信网电力数据传输核心途径,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背景下,电力调度数据网遭受较大外部风险攻击,给供电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为确保电力调度数据传输安全性及稳定性,管理人员就要结合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确定管理目标,做好管理规划,落实全过程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质量管理水平,以促进建设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琦,邱智韬.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防护中加密技术的运用研究[J].大科技,2019(3):52-53.
        [2]李新江,夏桂兵,陈庆华,等.基于调度数据网IEC-101远动数据网络化传输方式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8,39(4):486-490.
        [3]郭抒然,谢超.地区电力调度数据网中路由器的路由策略及安全策略配置研究[J].电子世界,2019,No.577(19):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