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彭镇初级中学
摘要:当前初中整个教学工作中数学的功能既关键又具有挑战性,这些功能本身是全面而抽象的,并且与方程,不等式和几何知识紧密相关,也就是说,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改善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加深。教学质量好可以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需要教给他们一些解决方法和思想和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而且教师必须继续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并为将来的学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对数学教学方法的掌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了数字和图形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应用,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抽象数学主题。使数学教学方法方式多样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数学思想;初中数学教学;体现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开始通过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重视思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思政教育。
一、转变教学模式,培养数学思维教学模式
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找对了教学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上引入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为学生带去更加新奇有趣的学习体验,促使其能够更加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知识学习。比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这一章节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谜语开展教学:“世界上有几条线,一个有始有终,一个有始无终,一个无始无终,请问它们的全称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谜语调动起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谜语进行相互讨论,以此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之后,若是没有学生能够猜出来,教师再揭晓谜底,从而引出线段、射线、直线这三个数学概念。然后,教师再借助多媒技术展示人们生活中所接触的形形色色的线段、直线和射线,如吉他手弹奏吉他和旋的视频、广场探照灯的图片等,从而将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的生活学习情境当中。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对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等知识点的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其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二、以数学思想为载体,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到一系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方程思想、化归思想、转化思想、几何模型思想等,这些思想需要不断培养与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例如:数形结合思想,初中首次体现这个思想的是八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数轴》一节,数轴将数与水平或竖直直线建立了联系,而在八年级下册数学中《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将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几何图形点用坐标的形式刻画出来,再一次实现了数形结合的飞跃,至此在后续学习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能够形象地描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得更加深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慢慢体会并理解这些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最终达到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思辨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比如说不会轻易地相信谣言或者经过一些思考和推理就能推翻一些谬论等,经过这些思想方法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具备一定的生活智慧。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要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就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当中保持严谨和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如此才能达到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质疑,不断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针对数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对自身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用信息技术播放教学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多边形物品的图片,如道路警示牌、菱形砖块、蜂巢等。然后,教师再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对“多边形”这部分知识的思考,“这些有着不同的多边形,其分别的内角和是多少?”在没有完全掌握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很难给出正确答案,所以他们所说的答案通常是五花八门的。这时,数学教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认为我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吗?理由是什么?”这时候,学生潜藏的质疑意识就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他们会借助自身的思维能力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此来验证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教师在此时就应当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和解题技巧,比如,用图形分割法,把六边形分割成四个三角形,通过换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答案,以此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良好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质疑精神的带动下得到更好的培养。结语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推行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学生不仅要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还有不断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实现对自身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知识教学、解题教学和复习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意志品质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快速制作出图形,并使图形运动起来,产生一些动态的效果,许多软件还有测量、追踪轨迹的功能等,这些都能辅助我们发现图形的一些内在关系如数量或位置关系,能更直观形象地发现图形的性质,将传统数学教学中无法展示出来的一些图形的变换性质等生动地展示出来,也为学生探索正确、科学的结论提供了便利。例如:我们在学习平移、轴对称、旋转、圆等几何图形时,会遇到一些结合动点求线段最值、面积最值等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己动手制作图形的动态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真理的意志品质。而这种意志品质正是在今后求学的道路上必须具备的。正如最近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地不断推理演算才能确保发射成功的,我们教学时应时刻注重培养学生这种追求科学真理的意志品质。
结束语
思政教育应始终贯穿于数学教育,这不仅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而且是我们基础教育的责任。我们要始终把培养有利于社会、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莫航源.探究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7-8.
[2]吕相春.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拓展应用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03):78.
[3]郭礼军.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8):12-13.
[4]张阳.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09):58.
[5]姜贵玲.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与评价,2021(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