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家校互动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刘英
[导读] 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课本上内容的讲解,还要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各种的学习能力。

        刘英
        重庆市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   
        摘要: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课本上内容的讲解,还要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各种的学习能力。因为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学习并没有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教师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相互配合,拥有一致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家校互动 策略
        小学数学的知识,对于正处于项机能正处于发展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抽象的知识是难以理解并进行及时掌握的,而在校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一对多,很难及时的进行答疑解惑,所以此时家庭教学就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实时沟通,进行学生学习弱处的再学习,以便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家校合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动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够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学习。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入手。小学生年龄小,喜欢的通常是卡通、动漫、色彩丰富的绘本,或是精彩的游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容易走神,因此一节课下来,得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比一比》时,教师可以选择胖胖的小粉猪、中等的小绿猪、瘦瘦的小黑猪,让学生进行比较。教师可以先选其中两只进行比较,再进行变换。分别让学生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三只小猪胖瘦的比较。在一步步的引导和铺垫之下,从谁比谁胖、谁比谁瘦,到谁最胖、谁最瘦,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逻辑性,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在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应的额任务。让家长在家里陪伴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比较能力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家校合作、建立知识反馈系统
        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反馈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人的记忆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对知识点的记忆是呈下降趋势的。因此对于知识只是学会是不够的,没有及时反馈和巩固的学习,知识是会很快被遗忘的。因此对于反馈检查这一内容,家校更需要加强合作,共同进行。
        例如:每天检查所学的知识,家长在家可以进行抽查,或是学生在父母监督下自查。

每天将反馈意见写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复查。每周利用数学课闲暇时间或是自习课进行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探究,学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学习方法的分享。教师进行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还可以进行每周一次的知识总结和知识点的考核,对于知识点掌握十分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知识点掌握较差的学生,将其薄弱项告知家长,以便于家长督促学生进行复习。每月评比,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专门设计“学生学习反馈表”,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教师,进而能够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教师进行差异教学。同时评比的表格,可以促进家长和学生能够更好的培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评选,评出小组“学习之王”并参加班级评选。每月根据家长反馈意见与班级评比成绩综合评定优异者为“学习之王”,并给予奖励。
三、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更重要的是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只是暂时的,而能力却是永久的,良好的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情的处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是逻辑思维极强的学科,而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并对于处理事情十分有益。所以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比和比例》时,将学生带到篮球场上,让学生测量篮球架的高度。学生通过探讨得不出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将一米五的竹竿立在球场旁边,再量得影子长一米,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比例的方式,测得篮球架的高度。在讲解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活动的过程中,气氛愉快轻松,使得学生既可以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又获得了新知识,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开销的计算和归纳,在家长的陪同下,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计划的更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的模式,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学生能够在校接收知识,在家进行巩固学习,及时进行知识的反馈。这样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家校联合的教学模式下,还能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进而能够让学生清楚地感知到数学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雪. 家校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界,2019(24):86-87. 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9.24.055.
[2]宋磊. 如何发挥家校互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学周刊,2017,4(4):82-8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051.
[3]沈怡. 网络家校互动,促进数学学习[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10):153-153,158.
[4]刘宏洋. 运用家校互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20(7):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