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锐
古田县大甲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进程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因此,重视教育,就是重视发展,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学校在教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数学科目。数学科目本身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科目,在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有着重大作用。本篇文章就是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上,对数学在练习方面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希望为小学生的养成数学思维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学素养;小学数学;练习;实施
引言:小学生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养成至关重要。新课标改革意在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上就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顺应小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个性的发展,摒弃“一言堂”。在作业练习上,要做到个性和学习并举。让学生们可以做到成为数学练习的主人。
1.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班情选择适合的习题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或改编题目。有时对于某个内容,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得不是很好,未能达到课堂目标。这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自主编写或改编课本中的练习,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部分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我们就可以从简单的题目入手,用两个完全一样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达到逐步熟练的目的。语言、思想、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数学练习的设计时,要力求把握基础,紧紧围绕课堂四维目标设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水平的练习题,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练习要注重层次感
新课标改革中曾指出“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数学都要有价值”。因为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以及理解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练习的时候,就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来设计,一般都要从数学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练习从简单到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去提升,让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够有合适的习题可以做。依据数学教材的需要以及学情来设计出有困难有简单的练习,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去依据自己的状况没去选择习题,真正的做到为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习题。同时也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对一些学习数学比较困难的小学生,要尽量的将要求放低,对于一些层次高的学生的要求就要稍微的高一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练习中都能够得到相应的知识锻炼。
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就可以依据该数学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小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数学知识的状况以及依据不同小学生的层次设计出相应的练习,让小学生能够自己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去完成。
3.紧紧联系现实生活,要注意实践性
和国外的很多教学比较,我国的数学课堂一般都在教室进行,而数学知识一般也是由教师系统化的传授给学生。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直接脱轨,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之上,将分数作为数学知识学习唯一的评判标准,这样的观念已经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之中,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冷却,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注重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数学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因此,也要做到回归生活。为了这样的目标,在选择练习的时候,首先就要贴近学生们现实的生活,让学生们从现实生活出发,以数学的角度,采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的问题。因此,练习不仅仅要让学生们能够巩固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要让学生能够将现实生活和数学融入到一起,以此来保证数学的实践性。
4.注重引发学生们的兴趣,激发想象力
在原来的数学课堂上,数学往往是比较枯燥而且乏味的,尤其是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公式,让学生们做练习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想办法可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下练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就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其年龄上的特征,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注重开发学生们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喜欢上一个科目,一般都是因为兴趣,所以,练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让学生去当数学的医生,设计一些判断题或者改错类型的题,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做题。这样原来是比较乏味的数学练习,就成为了有趣的益智游戏,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升了练习最终所取得的效果。
5.以学生为主题,数学教师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
近些年来,开放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在很多小学数学课堂上广泛开展,在设计一些数学习题的时候,数学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出一些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习题,帮助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举个例子来说,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课本之中的练习进行重组或者改编,这样就可以简单的设计出一道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题了,在设计的过程之中,要将学生作为主题,难度要适中。如,在数学教师讲完关于长方形周长之后,就可以设计出一个这样的练习题,有一个长为120米,宽70米的长方形操场,在沿着边线的地方铺了一个长长的跑道,在学生们上体育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如何让学生在跑道上跑步,跑多少米?这样的练习就非常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将学生作为设计练习的主题,不仅仅可以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还可以让其有发挥的空间。除此以外,数学教师也可以自己进行设计,因为使用重组或者改编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内容之上也会受到教材上的限制,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出开放性的题目,首先,策略要多,在内容上要和学生们的生活相近。
6.结语:
根据上面所论述,总得来说,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离不开作业练习,因此,设计相应的数学练习并且实施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数学来说,就要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计出合适的练习,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新的设计理念,将课本和学生作为基础,创新设计理念,进而为学生创造出最好的练习,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基于教材资源的数学练习设计策略[J].郭俊清,徐国裕.教学与管理.2020(05)
[2]还原生本,减负提趣——谈小学数学校本练习设计的多样性[J].刘振艳.河北农机.2020(03)
[3]小学高年级数学练习设计的优化策略[J].胡焕青.西部素质教育.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