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强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 532800
摘要:课堂是学生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课堂中的学习。高中物理是在高中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只要提高了物理成绩,整体成绩就会提升很多,所以对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会很大程度得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物理;改革;必要性;实践
前言
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随着高中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对于物理的教育方案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很少,同学们对于很多知识都不太理解,上课听着老师不停地讲授,难免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非常不利于学生在物理这门学科上的进步。要想改变这一局势,就要对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改革,创新,寻找一条更适合学生学习的道路。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来当自己学习的主人。在课前让同学们将自己不太理解的内容标记下来,然后在课堂上老师再根据同学们的理解情况进行重点的讲解。在课下,老师根据所学习的进度给同学们布置一些任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比较难理解的物理知识。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在之前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很少,老师们就直接将自己本节课该讲授的都讲完,学生们不懂的也来不及提问,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堆积很多问题,从而减少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成绩也没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说,要跟随时代的步伐,以及课程的改革,来制定合理的新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上去,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及时地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消除同学们在学习路上的拦路虎[1]。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一)实验探究,提升兴趣
很多同学都会觉得物理是一门很枯燥地学科,很难有毅力去认真学习下去。但物理实验却吸引了很多同学的注意力。
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改变对物理学科的认知。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实际的实验中,老师们要交给学生们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在实验室中,老师们不仅要交给学生一定的专业性知识和实验注意事项,还要让同学们独立思考这个实验该如何做,做错了如何改正,判断实验结果是否正确。最后让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对这个实验的理解与观点。比如,在学习力学这一章的时候,教师通常会用实验来分析各个力之间的作用效果,也让同学们亲手操作,进而得出定义和公式,这样一来,同学们对力的知识点就会更加深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管老师如何变了花样地讲解也都不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力,但是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参与感,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学生们都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接着讲了下一个知识点,即使听懂了,也只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听懂了,等到自己亲自做的时候,又忘的一干二净,这说明根本就没明白它的原理。但是实验是自己动手操作的,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会使自己对这个知识理解的更透彻[2]。
(二)教师科学备课,明确讲解侧重点
老师如果想要这节课非常的有效,就要在课前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研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接受情况与学习能力,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是这堂课更加的高效,使同学们更容易学到更多知识。首先,老师要全面了解教材里的知识点,结合考试的重点,难点,进行合理科学的教学,保障物理课堂上的进度与效率。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利用现在的科技,通过视频讲解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加速度的时候,在课堂上很难实现实验操作,即使操作了,学生们也看不出结果,利用直观的视频讲解,可以观看到小车的运动,同时也会有速度曲线随着变化,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知识。学生们在看视频的同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老师再为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讲解,来巩固同学们的知识,老师也可以给同学们留一些自由交流的时间,让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思想。其次,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老师要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非常透彻的讲解,确保每位同学都可以理解,因材施教。同时,学校也可以多多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老师的新教学方案整合一下,形成更好地教学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是一门需要耐心去学习的一门学科,需要长期的时间与探索才能够掌握的。老师要对物理进行深刻的研究与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与学科能力,积极创新教学方案,创设问题情境,转变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提同学们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增强对物理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仁贵.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探析[J]. 魅力中国,2019(25):94-95.
[2]杨丽娟. 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63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