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巴中市恩阳区第四小学
摘要: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时代对劳动者所具备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在基础教育阶段流行开来。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更需要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指导,为培养出日后社会所需的人才做出贡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贯穿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分析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学习;路径优化;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言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势,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撑。在进行路径优化和策略优化时,需要突出主体性、科学性、渐进性等诸多特征,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的效率。 但是,现阶段部分数学教师却不注重与时俱进, 未能合理地运用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 也并没有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反而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致使小学数学学习的优化路径实践研究工作并不突出。
1 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
核心素养也被称为“21世纪素养”,指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人类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重复性及常规性的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能够从事复杂工作并且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越来越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需品。学校教育作为培育未来人才的摇篮,需要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新的教育目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到今天,其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内涵与价值。核心素养具体指的是“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满足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里,劳动者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直白地讲,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培养人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育往往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训练,知晓理论,能够在习题中运用即可。核心素养则不再单纯地指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各类现实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自身所具备的良好的判断力、思考力、分析力等。核心素养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更加全面,在阐述、讨论、总结等方面都有要求,不再局限于读写算之类的基本知识技能训练。
2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
2.1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首先需要全面优化和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从不同模块的小学数学教学方面来看,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环节需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师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发挥一定的配合作用,教师利用其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引导学生的角色,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配合教师的引导,逐步进行自我探索式的知识学习和接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具体的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不同方向的学习,这也是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在现代化教学全面发展的进程中,部分教学环节会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面,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这一方面更好地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基础上全面地引导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开发,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和教学方法全面落实的目标,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块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才能在一定基础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2 注重基础知识的探索和拓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路径优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在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也不一样,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探索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基础知识入手,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有目的性的启迪,帮助更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相应的兴趣。可以用一些有趣的问题作为引导,顺利推进基础知识的教学活动,为教学路径的优化做好铺垫。例如,在对于鸡兔同笼问题进行讲解时,很多数学教师并不是单纯地进行解题方法的延伸及解题技巧的讲解,而是从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多的探讨和引申,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充满期待,让这些基础知识不再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兔子有四条腿,鸡有两条腿。一只兔子和一只鸡相比较,兔子的腿比鸡多了两条,这是解决这一广角问题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师进行了有目的性的引申,使得课堂教学路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拓展。让学生重新燃起了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希望,并能做到提纲挈领,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同时,为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做好铺垫。
2.3 加强学生的自发式探索学习能力
通过培养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教学方案的彻底落实,学生在进行自发式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步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的学习更好地吸收和归纳数学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数学知识的正确学习方向,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数学的思维优势,更好地应用到具体题型训练中。学生的自发式探索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性的操作,才能在一定基础上发挥自发式探索学习的能动性。比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比例的讲解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讲述开始,让学生在具体的数量描述中形成具体的思维模式。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全面地提升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自发式探索学习的进程中,学生不仅从数学学习的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优化,还可以从思维意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教学标准,在全面学习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在学习上符合自身的成长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要逐步得到增强。
2.4 注重实践探索,增强学生应用意识
实践活动的组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在不断探索、分析的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发展效果。同时,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和问题背景下,有序地展开科学分析、能动探究,保持对数学知识的高效运用和对问题的钻研精神,从而实现其灵活应用的实践目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注重学生实践化探索活动的设计与安排,正确引导学生的实践方向,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认知、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在解决中提升能力、在总结中培养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优化路径实践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更多的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新的理解。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优化,提高了整体的认知高度和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碧,石羡.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实践的基本路径[J].华夏教师,2018(10).
[2] 龚卫权.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5.
[3] 庄国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