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中职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陈世权
[导读] 中职学生数学失误千奇百怪,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运算失误、知识缺陷、审题不严等方而,
        陈世权
        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  大田县     366100
        摘要:中职学生数学失误千奇百怪,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运算失误、知识缺陷、审题不严等方而,本文从探究学生失误的类型入手,着重阐明了解决方法与策略,让中职生在失误中把握方向、找准方法减少失误,在中职数学核心素质下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与方法。
        关键词:中职数学   核心素养   纠错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追求真善美的需求,超越他人的欲望,尤其是发现他人的错误时,剖析错因,纠正错误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非常强烈。根据这个心理特征:当学生知道他能帮助解决他人错误时,就会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去寻求错因,找到正确方法来证明其聪明才智。中职学生虽然数学基础比较差,但他们的热情不差、他们的挑战自我的能力不差。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错误的教学资源,尝试在纠错过程中暴露学生的数学思维,敢于设计问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挑战,引导学生积极整理思路,探寻错误原因,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纠错中得到乐趣,从中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较薄弱,在中职阶段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错误,让我们哭笑不得又使我们很无奈,如何把这些错误资源整合起来、利用起来成为我们中职数学教师的一个研究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在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学生纠错能力方面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利用计算失误的错题,加强运算技能的培养
        计算不过关可以说是中职学生一个通病,这也是他们在初中阶段放弃学习数学的一个理由,要让中职生重新点燃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必须要战胜计算技能这一心理关。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计算错误,那如何进行有效地纠错,以达到提升学生运算技能的目的。
        首先要过数字运算关。数字运算指的是数与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中职生在这一块非常薄弱,经常出差错,要让学生减少失误,就必须让学生先弄清算法、算理及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由会一道题通一类题,逐步提升计算能力。如计算2-3,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结果是-6,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讲清an的含义,让学生掌握并理解其意义,从而掌握幂的有关运算。
        其次要过方程或不等式运算关。方程或不等式等题型的错误,对中职生来说还是比较多   的,甚至有的同学连这类题如何解都不会,这直接影响到中职阶段的第一章《集合》的相关运算。这类题型的计算失误,主要是学生初中基础知识根基不牢,理解片面有关,没有形成解题体系。因此针对这类错题要及时补上初中相关的知识,根据学生的不足设计一系列的题型,让学生从易到难进行系统训练,同时提醒学生细心审题,把握住注意点。如解方程可设计如下题型,第一类如2x-4=6等题型;第二类如1-2(x-3)=7等题型,第三类如等题型;第四类如2x2=8等题型;第五类如x2-2x-3=0等题型;每天布置一类,题量控制在三到五题,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训练,并给不会的同学当面批改点评,鼓励学生坚持练习,不要放弃或让学生互评互改,会的同学指导不会的同学,在指导纠错中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在纠错练习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二、利用知识缺陷的错题,重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知识缺陷的错题可能是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概念不清、法则不明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学生在头脑中并没有储存的这些知识所引起的。对这类错题纠错的目的是让学生首先在头脑中要对数学知识有印象,若没有印象我们教师要对这类知识及时补缺补漏,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引导学生加强对概念、法则、定理的理解,通过对这类知识的初步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关联的知识点。学生在解答与纠错过程中,主动地把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全方位地理解未曾消化的知识,重塑知识体系,从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三、利用漏解的错题,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出现漏解的错题,是因为学生没能正确分析己知条件与隐藏条件,遇到熟悉的题目想当然,一蹴而就,简单套用过去的解题经验。针对这类漏解题型的教学,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力探索,给他们感悟数学逻辑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从而学生的教学逻辑推理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完善错题归档,提升学生反思能力
        中职生的数学知识缺陷较多,对数学知识掌握不到位,理解片面,再加上大部分中职生在学习上缺少钻研精神,导致他们在做练习的时候失误较多,面对如此多的错误资源,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来整合呢?能达到纠错的目的,提供最优的教学方案。
        一方面在学生层面上,教师可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独特的错题档案,认真总结自己做错题的类型,找原因并注明解决方案,是知识应用不当的把对知识理解写在旁边;是计算失误的写明哪一步出错,为什么出错,是粗心大意还是方法失误等;是漏解的写明书上的典型例题以供下次参考等等。通过错题档案的建立,学生一方面加强了纠错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减少失误。通过分析错误的方式方法、写失误的原因、写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困难等等,学生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无形训练了数学表达能力,学生的解题思路,数学逻辑思维得到了提升。
        另一方面在教师层面上,要善于从学生每日作业中收集普遍存在的错题、要善于从各类练习与试卷收集失误比较高的错题,同时要善于应用信息化手段对错误资料进行建档归类,归类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往届学生典型性失误也收集进来。归类建档完成后,要善于整合错题资源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时刻关注错题的解决方法,及时在纠错过程中进行补缺补漏,完善知识体系。如利用超星学习通,每日呈现前一天或前几天的错题,让学生练习巩固、加深知识点的理解,每周利用一节把本周的知识错题,再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再次理解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通过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方式,学生对老师给的错误资源,通过讲解、练习、解惑、再练习、再理解的巡环练习理解中逐步减少失误。在理解练习中学生的纠错能力、反思能力、理解能力得到了的提升,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纠错剖析的习惯、要善于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纠错活动,寻求解决方法,加强思维严密性的训练,在思维活动中充分暴露学生所犯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回顾、分析与总结。在反思纠错中深入探讨出错的原因,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误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解,同时通过激活学生出现的错误,丰富学生的认知活动,从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