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姚华桂
[导读] 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姚华桂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盘亭乡盘亭中心小学,福建 南平 353400
        摘要:本文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落实新课改要求,优化基础教育建设,提供更多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字: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应积极思考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综合分析小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学习需求、学习能力、数学水平等因素,深入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落实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新课改教育理念,掌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一、对概念提高重视,强化概念教学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选用的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大量的概念性数学知识。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小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引导小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慢慢认识数学规律,为其深入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做好铺垫。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数学概念的重要性,觉得在日后运用概念时自然慢慢就会理解概念内容,记住概念的含义。基于这一错误的思想,导致很多小学生认为概念知识不重视,因此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对概念的含义理解不透彻,也没有牢固的记忆概念的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解答判断题时,往往无法正确判断对错,最终导致解答错误[1]。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积极改变错误的教学思想,提高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巩固好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加强小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的记忆,更要引导小学生充分理解各种概念的含义,帮助小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践运用方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除此之外,概念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只有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够支撑小学生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因此,做好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课程教学效率,帮助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重要措施。教师要清晰的认识这一点,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延伸,有效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也为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二、强化公式运用,优化数学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种基础性的数学概念知识,更要掌握各种数学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答数学问题。

数学公式既是数学逻辑性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数学公式是由字或符构成的,前后顺序固定,绝对不能改变,例如,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在这一公式中,如果将总数和总份数的前后顺序调换,那么这个公式就缺乏逻辑的支持,无法成立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对公式知识的重视,不仅要帮助小学生牢固的记忆数学公式,更要理解数学公式的逻辑性,由数学公式扩展到整个数学领域,让小学生充分认识数学学科的逻辑性特点,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小学生对数学公式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应用公式解答数学问题,将其与数学概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巩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也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合理应用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课件的合理应用,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课件有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导入教学,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除法知识时,通过“分桃子”让小学生了解除法的内涵和本质。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况,先设定两只小儿子过生日,在这一情境的基础上,引出猴妈妈送给两只小猴子10个桃子作为生日礼物。创设好这一情境之后,就可以引出教学的核心问题,要运用哪种数学计算方法,平均分配桃子,让小猴子们得到同样多的桃子呢?通过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小学生对除法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了解除法的逻辑规律,从而有效掌握除法知识并运用这一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教师可使用演示形象的教学方法,用直观的形象来演示数学知识内容,从而让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接收数学信息,帮助小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强化基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利用电脑课件来演示应用割补法将圆术体割补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中,还能够演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推导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通过直观形象演示,让小学生可以轻易理解圆柱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进而透彻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原理,强化其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掌握能力[2]。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达到新课改中提出的教育要求,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小学实现全面发展,是当前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钱丽昕.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化差异教学的策略分析[J]. 新课程·小学,2018(11):171.
        [2] 胡建红,胡晓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分析[J]. 中外交流,2019,26(19):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