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吴志华
[导读]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方面,在精准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不忘基础学科教学工作的推进。
        吴志华
        张家港开放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600
        摘要: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方面,在精准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不忘基础学科教学工作的推进。在高职院校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几乎是所有专业都需要学习的科目。但是在现在的高职院校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思考
1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高等数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抽象性突出的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课。教师要摸清高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针对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对基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与思考进行研究。
2 高职院校数学教育发展现状
2.1教学形式单一
        就现阶段的高职数学教学而言,传统的柯昂教学方式仍然是作为主导存在,但是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方式,并没有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也没有能够利用选修课提升教学效率。并且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方式非常呆板,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同时还因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没能得到改革和创新,教学任务的安排也不够合理,教师即使为课堂付出的再多,也不会反映在教学效率上。而因为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容易感到自己成为知识的容器,而对于知识并没有完全的吸收和掌握。同时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得不到充足的沟通交流的机会,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而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便,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难以进步,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很难找到教师解决,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掌握也不够及时。除此之外,现阶段的高职数学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而考试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教材中的内容,这也导致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具备应用能力。
2.2数学教材内容没有结合职业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来自于本科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体系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和数学技巧,但是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学生在对数学存在着一种抵触心理,面对那些被本科化了的数学教材,他们自然而然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很多的高职院校都在致力于相应数学教材的开发,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进行教材的编写,但是很多高职院校数学教材的编写仅仅是简单的删除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并没有很好的将数学教材的学习与对应的职业特征结合起来,让数学教材的编写缺乏职业性和可行性。
2.3对学生的素质教学不重视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慢慢的忽略了数学教育下的文化学习,只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部分学生出现了功利的现象,只学习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忽视考试之外的补充知识。这种快速满足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达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会导致一些相似的概念混淆,对于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
3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方面的改革策略
3.1明确高职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所有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必须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有着导向作用,因此,明确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提高高职数学教学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对高职数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具有某种文化素养,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提供必需够用的科学工具,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2教学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根据学生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习惯养成、学习的方式方法差异建立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差异,赋予学生更多主动权,制定不同的目标,注重提高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求知欲。其次,推动模块化教学创新,划分职业需要、专业需要、发展需要、素质需要,建立基础模块、选修模块与数学文化模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小组教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最后,任务教学法,将教学任务和情境结合起来,给学生制定任务,改变传统留作业的方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仿真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实际能够解决的问题。
3.3对教学内容有所优化
        首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以及教学资料,因为高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缺乏更先进合理的数学教材,很多高职院校甚至会使用本科院校的教材,因此也会产生与学生实际能力相脱节的情况,从而违背了高职数学的教学原则。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适度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深层次,对于目前教材中的一些漏洞要能够及时进行填补,特别是要精简其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师在归纳教材的过程中,要能够尽量重新整合教材里面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和教材之间能够拥有更加坚固的教学桥梁,例如,教师在进行一些定理法则说明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合理掌握运用即可,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对其进行更加严密的证明,但是对一些高等数学中的基础部分,如导数或者极限等比较重要的概念,教师就必须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一些内涵以及外延的教育理念,要使其真正地掌握概念中的实施情况。其次,教学内容需要能够真正地与学生的生活相互贴近,这时候如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举出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例子,让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也可以提出很多应用型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探究,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发掘的时候,应该让数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联系得更加紧密,高职数学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给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时候提供一些需要的数学知识,从而解决学生专业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所以对专业不一样的学生,可以尽量将数学的教学更加模块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拥有针对性,从而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更多的服务。教师可以将一元一次函数微积分还有应用等基础内容当作是必修模块给予全体学生,而且选修模块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按照其专业的需求,选择性学习一些教学内容。
3.4实践教学,凸显实用性
        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凸显教学的实 用性,不断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是 提升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首先,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个 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在教学时,应实现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的对 接。结合专业需要,编排教学案例,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其次,联系 实际,从生活中截取具体案例,以数学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不断 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凸显实用价值。通过有效的 实践教学,引领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为个人能力,提 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提高。
4 结语
        随着国家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但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这个基础出发,对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借此提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鑫.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黑河学刊,2020(02):155-156.
[2]杨伍梅,刘权.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生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05):25-27.
[3]李中花.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学周刊,2019(29):97.
[4]罗江艳.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3):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