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静芳
峨边县沙坪镇中心小学,四川 乐山 614300
摘要:数学学科在小学阶段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和逻辑意识,这些有助于他们对重点的理解与把握,提供对难题的解决思路,提高对平时练习的纠错能力。数学学科的最高要求之一便是逻辑思维的育成,这一点要求也出现在新课改的目的中,也是对学生整体培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教师的高度重视。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到位的教师,才算是一个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师。本文将呈现一些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引言:
在数学课上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问题,比如学生在课程一开始的初期时候,学习劲头尚且充足,还可以顺利的学下去;而到了后面引导教学结束,开展实际练习习题的时候,学生却又会变得不愿动笔,不愿动脑,思考意愿不强,导致效果大大降低。这一表现说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而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要求下,这一情况应该被避免,教师应该学会交给学生思维能力方法,而不是问题的答案本身这么简单。为营造一个优质高效,学生喜欢的课堂环境,教师就应该改变过去的一些错误看法,学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把它当作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仔细制定计划,配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实践。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含义和意义
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相对高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通过复杂的思维方式展示物质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一种强大的思维能力。同时这方面思维能力也是组成数学整体学科思维的一个重要部分,常说的“数学素养”多半也指这一点。评价一个人数学学科水平的高低,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如果学生能够拥有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者在学业初期就能拥有优良的逻辑思维习惯,对他们之后的数学学习,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都有莫大的帮助,这是显而易见的。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小学初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种下这种思维模式的种子,非常之有必要。
二、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如果气氛过于压抑和严肃,教师的授课方法偏向于灌输和强塞,那么可想而知学生的思维便会凝固,大脑失去相应的活力,无法再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此时无疑教学质量会大大下滑,效果一定会变差。教师不妨将课堂氛围主动带动起来,将其保持在一个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氛围里。比如一年级上册“位置”一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空间形象思维和脑海空间架构能力,这一节课内容对学生的启蒙作用非常巨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在讲课过程中,结合学生身边事物,指引学生对方向做出判断,这样既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力,也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或将学生的认识方位速度进行奖励性比较,对认识方位快的学生予以表扬。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也会跟着大大上升。又或者比如二年级上册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一课,这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一次较大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度的较大提升。教师可以采取比赛形式,鼓励学生加快运算速度,锻炼运算能力,互相比较谁的混合运算能力最强。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独有的运算技巧和联系方法,同时给出教师自己的好的方法让学生参考练习,并注意给学生讲清原理,讲清这种方法技巧之所以好的原因。学生在这种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以及如此细致的帮助下会进步的很快很明显[1]。
三、借助图像表格等工具
数学的三大组成要素是为代数,几何与图表。而在小学尤其是小学初段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几何与图表的次数并不多,这样会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往往落后一些。这时教师可以提前引入一些有结构性和规律性的图像和表格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比如思维导图,借助条框架构这一指向性的标记,可以锻炼学生的顺序逻辑思维以及清晰的思考角度,帮助学生今后思考问题以及增加突破难题的可能性,也给了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或者是形象的数学图像,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复杂的知识内容,同时产生对数学的深入形象思维理解。再或者是条理清晰的表格,可以整理零碎的知识点合成整体提供给学生,同时还可以教给学生如何绘制整理优秀的表格,绘制表格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思维条理性的工作,而学生从零碎的时间养成这样的习惯,将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助力[2]。
四、引入经典数学知识拓宽视野
一些经典而著名的数学知识,如果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更多学下去的动力,探索欲求知欲都将被学生所牢牢拥有。比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这一课中,教师除了讲解钟表的基本知识以外,也可以讲述与钟表相关的有趣知识,比如展示一些著名而奇特的钟表图片,让学生试图思考和讨论其中的原理知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来寻求知识获得答案,在学生之间可以展开一些丰富而有趣的组织讨论交流,分享所有学生的意见见解。也比如在一年级上册和下册的《认识图形》两节课中,为了在第一次接触几何时给学生打好认识几何学习几何的基础,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数学史上重要的几何图形,比如勾股弦图以及毕达哥拉斯树等等,并不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博大精深,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理解知识体系的宏大和丰富的逻辑性。启发学生,让学生勇于思考,乐于思考,擅长思考。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格外注重学生的思维逻辑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和注意力在这方面上。努力创新,提供出更多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号召下,这种转型非常有必要且是重中之重。应该得到一定的重视和讨论关注。
参考文献:
[1]刘利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000(036):P.124-124.
[2]覃文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女报:时尚版,2020,000(004):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