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周少佳
[导读] 德育教育在当前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各个教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将立德树人当成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周少佳
        惠州市博罗实验学校
        摘要:德育教育在当前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各个教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将立德树人当成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在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其中,促使这两项教育工作取得同步的发展。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他们学习以及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项教育内容和德育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进行渗透,可以让这两项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目标有着一致性,在德育工作中本身就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而在当前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显现出了极强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让所有人都倍加重视,将其融合在德育工作中,是顺应教育发展需求所作出的必然举措。
        一、以学生为本
        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德育工作中,是应该把握最基础的一个原则,便是以学生为本。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开展是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所以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此作为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以学生为本要求具体教育工作开展的方式以及内容,都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在爱玩的阶段,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能过于生硬的直接将理论内容灌输给学生,或者要求他们如何去做,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还会让学生觉得这一部分内容过于枯燥,不愿意主动接触。在教育内容方面也应该进行处理,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部分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
        二、主动了解学生
        教师在开展这一项教育工作时,应该主动走进学生去了解他们,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发展需求的教育内容。了解学生有非常多的方式,但是一定不能采用直接询问的办法例,如发现学生出现某种变化之后直接询问他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多观察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也可以从其他同学处了解。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置漂流瓶或者便利贴这样的小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心里话写上去,这样能保护学生的隐私,教师也能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德育工作更有效果。例如在我们班中有一名学生,英语成绩一直不好并且呈下降趋势,我发现这样的情况之后对他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平时聊天中,不从学习方面切入,而是和他聊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从谈话中我得知他在英语学习中确实稍显薄弱,这是由于基础没有打好,而且在记忆词汇以及学习英语方面没有科学的方法。而长期成绩得不到提升,让他产生了放弃学英语的念头,而且还产生了一些自卑心理,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我及时帮助他疏解,采用鼓励他的办法,帮助他在这一方面的学习中树立信心,还联合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他开展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慢慢地他逐渐对英语学习重拾信心,也不再自卑。


        三、借助案例
        由于德育工作本身理论性比较强而且稍显枯燥,再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部分内容不能理解,所以会觉得这些内容是没有用的,不愿意主动去接触,这让班主任的工作在开展时受到了阻碍。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借助案例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选择一些典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分析,再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能正确看待自己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面临这样的问题是并不可耻,而应该及时和家长和教师沟通。有很多小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全面,所以当自己出现相关问题时,并不能准确意识到。借助案例可以辅助小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这些内容,从而对自身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判断。
        四、组织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在爱玩的阶段,如果能将具体的教育内容设计成活动来展开,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将其和德育工作有效融合。例如在班会时抽出时间让学生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互帮互助的活动,由于很多学生比较惧怕心理健康问题,提到这一点就觉得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其实则,不然很多人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比较严重就引发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果及时疏解,就能有效解决,但如果一味地放在心里会不断积攒,最后导致出现大问题。而学生之间每天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所以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互助活动,也就是让大家相互关心。如果发现有学生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报告老师来帮助他解决。互帮互助并不是让学生互相监视,而是让他们懂得关心别人。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自己很难通过个人力量解决,所以在发现之后应该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五、联合各学科教师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不应该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包括家长都要为此做出努力,这样才能实现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效果,所以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可以让各学科教师将力量集合起来,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从而深化教育效果。所以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对自己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找到教材中学科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联系的点,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各个学科的教师以及班主任还要定期展开交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找到更好的对策,不断提升育人效果。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他小学阶段,德育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将这两者融合起来有较强的必要性,对于班主任来说应该多加重视。开展工作是要了解学生,主动走进他们,以学生为本来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无论是工作形式还是内容,都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确定。还可以借助案例以及组织活动这样的形式促使教育效果的提升,此外要关注联合各学科教师的力量,实现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姚健儿.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5):70-73.
[2] 黄卫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J]. 师道:教研, 2020(4):26-26.
[3] 耿树忠.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渗透[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20, 000(003):34,51.
[4] 王金丽. 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3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