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王静
[导读] 教育是一种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并塑造思想的事物。热爱学生是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教育艺术的重要体现。

        王静
        湖北省十堰市汉江路中心小学  442000
        摘要:教育是一种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并塑造思想的事物。热爱学生是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教育艺术的重要体现。重视小学生德育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证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琐碎而复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其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班主任的日常德育工作入手,探讨德育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的共同特征,同时注意他们的人格特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生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轻易获得和访问,这对小学生来说有益也有害。由于他们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很难对信息进行合理识别,这可能会影响其价值建立。因此,重要的是老师要负责做好德育工作,指导小学对生活和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班主任的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大量关注和注意,与他们建立互动关系,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感兴趣。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同时又可以确保自己的文化成绩。
        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实现有效互动交流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明确认识学生的自卑和反叛,对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积极指导学生,使他们逐步进步。德育的发展应注意这一过程,不要盲目追求会影响实际效果的后果,在不损害学生自尊的前提下,不要急于实现道德进步。教育面临许多障碍,在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和学生不应随意分开,并且应该视为一个整体。如果班主任老师经常采取优越的态度,将会导致与学生的距离感。随着时间的流逝,无法产生深刻的情感。因此老师应全面分析现实情况,阐明学生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学生积极沟通。,这样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并确保更好地实现德育的基本教育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课堂对道德品格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一两天之内要做的事情,这需要长期的努力。首先,必须在课堂上树立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所有学生都可以参加班级管理,共同形成班级管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变得更加严格,实现自我教育。其次,应特别注意构建网络环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已经能够访问大量的在线信息,这可以增加知识,但是缺乏区分信息的能力和相对较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有效阻止消极、负面信息。因此,班主任必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并注意互联网的优势。


        三、加强德育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教师可以在结合德育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强调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室里建立一个“学习检查”小组,以便学生可以在自我监督过程中监督其他人。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积极配合并适应班主任老师的教学风格,在活动中照顾他人和团体,并形成积极的态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道德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学生身体、心理和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目标计划,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班主任可以通过以假期为主题的班级会议和每周的班级会议来培养爱国主义并教育学生品德。例如,在清明节,可以告诉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换来的,必须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和照片,使学生可以分组学习有趣的内容,展示自己,锻炼自己,并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四、实际体现出自身的榜样作用
        班主任是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是德育教学活动的负责人。有很多时间来联系学生。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学生模仿的行为,对学生是否能够发展高质量的语言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句好话,“实际行动不只是空洞的话”。在正常情况下,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具有很高的权威,其行为语言会令学生耳目一新。因此,如果班主任要有效提高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在进行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带头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必须非常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并始终以亲切,关怀和友善的状态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班主任老师必须首先遵守它,想要阻碍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先不能去触碰。
        结语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小学教育是基础阶段,但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科学制定激励策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班主任应更加科学地进行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实效性。通过现代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活动的最新要求,为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岩英.生本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分析[J].中国教师,2018(S1):184.
        [2]刘娜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7):185.
        [3]张伟娟.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7,4,(1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