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琴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 441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也愈加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学科素养的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来说,其学科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意识、必备的良好品格以及相关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和正确的理念意识将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实际生活,并能够对学生的生活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社会的不断变迁,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加广泛,因此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需要教师融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初中化学 学科素养 培养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同时也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进行照书宣科的讲课方式,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进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以至于学生对老师讲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定义很难接受并运用,因此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原子的构成》时,老师通过单纯的语言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原子本就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看不见摸不着,距离实际生活太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仿若天书一般。但是通过视频和模型相结合,就能够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到原子的结构和组成,由此拉近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再如,从微观角度去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也不易理解。此时,用视频播放“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微观动画,学生一眼便知。视频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物质之间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对事物的展示和探索能够促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观念
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距离感的,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将实际生活融入其中,以此展示化学对于生活的用处,并培养学生使用绿色化学的意识。在授课的过程中,使用与生活相关的实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点的记忆,还能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篇章时,通过对空气的讲解,进一步对酸雨进行介绍。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主要是硫酸和硝酸。酸雨是煤炭、石油以及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一系列反应而生成的。酸溶解在雨水中,降到地面即成为酸雨。酸雨不仅污染水域,还能影响树木的生长;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破坏城市建筑物、机器、桥梁;腐蚀名胜古迹及雕塑。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和使用绿色化学的环保意识。由此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化学之间的联系,并能够促进学生使用绿色化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使用化学的正确理念。
三、注重化学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今教育改革日益推进,学生将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进行学生对于知识的引导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化学中,结论是依靠大量的实验现象进性总结的得出的。因此化学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化学公式和结论的理解,还能有效的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规范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如,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后,要让学生到实验室去动手操作,不要怕浪费时间。不需要到实验室去完成的,教师也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锻炼,在实验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每一个化学实验都落实,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实现这一问题。
例如:在教师教学“浓硫酸的稀释”时,实验中稍有不慎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操作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一定的弊端,前面的同学看得清晰,大多数同学观察不到。再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很多教师这个实验忽略不做,课堂上只是枯燥的讲解。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探究分析能力的培养。此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际操作难度大、效果又不太好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实验教学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能够达到锻炼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四、家校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家庭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与教师相配合,督促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在兴趣推动学习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应该同时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培养,只有学生能够有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顺应时代的变革,学习更多的技能,进而成长为更好的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进行总结并告知家长,以便家长在家是能够督促学生进行学习。
例如:学习《溶液》这一篇章时,溶液的浓度、溶解度的计算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和重点。此时教师在学校进行讲解后,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这样教师可以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得以掌握,并将学生不懂的地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视频发送给家长,这样在学生课余时间,家长可以督促学生进行二次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的学科素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对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的理念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正确使用化学的意识对于学生日后化学的学习和研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还是学习其他科目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并且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对学生顺应社会的变革,是十分有益的。对于未知事物的学习和探索,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和提升,以此能够促使学生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白兆云. 农村初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65,67.
[2]徐慧敏.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J]. 新课程,2020(36):40.
[3]冯白发. 浅谈学科素养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策略[J]. 魅力中国,2021(5):306.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5.471.
[4]鲁仲权. 探究初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