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方式浅谈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陈彦岭
[导读]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增强高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已然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陈彦岭
        沈阳新民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为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增强高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已然成为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为研究切入点,详实论述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基本情况,围绕训练时间、训练执行力进行分析,深入阐述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重要因素,并尝试从多个层面提出提升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具体策略,以期可以为高中体育教学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提供些许有益思考。
        关键词:高中阶段;体育教学;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具体策略
        引言
        现阶段,在健康中国的视域下,我国越来越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既满足了一些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拓宽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路径,从体育视角提高了学生参与高考的竞争力。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不断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亟需深入剖析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重要因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训练效率。
一、当前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基本情况
(一)体育训练时间不足
        就体育特长生训练而言,训练时间是确保训练成效的保障性条件。但面对高中升学的压力,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不断被挤压,有时受文化课学习影响,日常训练时间无法按时按量保证。不但校内体育训练时间不充足,而且学生家长很难在课外给学生留出体育训练时间。一般而言,体育特长生进行体育训练的时间至少应在二至三小时之间,但很多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时间都无法达到科学训练要求。
(二)训练执行力有待提高
        体育训练计划为体育训练实施提供了有效依据和重要指导,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体育训练计划对实际训练的指导作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训练安排随意,训练计划执行力较弱,进而导致学生训练缺少计划性,学生的训练行为较为散漫,严重影响了训练成效。
二、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出勤率及伤病
        长时间的体育训练会使得体育特长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情绪,有的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积极性不高,还有的学生出现旷训现象,旷训势必会影响体育训练的系统性,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维持有益的训练状态。在体育特长生训练过程中,伤病对于训练的影响很大,一旦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伤病现象,就要停止训练,这样不利于长期维持体育训练效果。
(二)训练的系统性
        体育特长生训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坚持系统性原则,确保体育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体育特长生只有长期保持训练行为,才能促使身心始终保持在训练的稳定状态,由此才能逐渐提升训练成效。体育训练成效的提高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而不是在短时间内增加训练负荷就能实现,为此,保持体育训练的系统性至关重要。
(三)训练的针对性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多数是以团队训练的形式进行,在训练团队中,虽然需要高度关注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共性训练问题,但也要意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存在着一定的个性训练问题。因此,提高体育训练的针对性非常重要。

只有找到适合不同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方式,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特长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无法充分考虑体育特长生个体存在的个性训练问题,就会使得体育训练缺乏针对性,长此以往,学生训练很容易出现高原现象,导致体育训练出现瓶颈。
三、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具体策略
(一)正确认识体育特长训练
        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需要从意识层面正确认识体育特长训练。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职工培训,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体育特长训练,从思想层面增强教职工对体育特长生训练的重视程度,转变以往轻视的认知态度,为体育特长生训练有序开展提供良好保障。除了教职工培训之外,也要针对体育特长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正确引导体育特长生认知自己及所参与的体育训练,帮助体育特长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同时,增强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信心,提高参与体育训练的自主性,促使学生产生提高体育训练成绩的内在动力。
(二)优化与调整体育特长训练内容
        就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而言,体育教师往往是体育训练活动的负责主体,应重点在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耐力与毅力,促使学生在强压力的体育训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学生完成体育训练和面对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高考的临近,体育特长生训练也进入了紧张时期,在此阶段,体育教师可以适当调整和优化体育训练内容,紧紧围绕高考测试项目进行训练,充分激发学生的训练潜能及爆发力,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训练压力及心里负担,又有利于促使学生达到最佳训练水平。
(三)合理安排体育特长生训练时间
        体育训练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以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安排体育训练时间,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训练达到应有功用。依据学生生理机能合理安排体育训练,在十五点至十七点之间,虽然学生的大脑处于比较疲惫的状态,但运动神经系统却处于最兴奋的状态,最适宜安排体育训练项目,可以充分抓住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特点,积极为特长生安排相关体育特长训练活动。从人脑神经系统运动规律来看,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运动时间段恰恰相反,针对这一生理特点,可以将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相结合,以达到学训并进的重要目标。
(四)定期开展体育训练人员的培训工作
        体育训练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成效,因此,各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训练人员参与培训,引导体育训练人员革新体育训练观念,注重研讨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积极召开体育教学研讨会,可以邀请优秀教练员到校为本校教师开办讲座,为体育教师学习前沿体育训练技巧和理论提供途径,也要注重校内体育训练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通过相互研讨找到体育特长生训练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逐渐提升体育训练人员的业务素养和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要始终坚持系统性、循序渐进、科学性原则,充分考虑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的各种因素,这样才能找到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而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成效。
参考文献
[1]王国强.简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J].青少年体育,2015(03):79-80+121.
[2]刘文敏.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率的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8):41+43.
[3]周发全.高级中学体育特长生学训矛盾的调查分析——以山东省高唐县第二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4):240-241.
[4]高钊.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73-74+77.
[5]师彦军. 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方法探求[C].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三).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1860-1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