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青
汕尾市城区红草第一中学 516600
摘要:为了迎合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应用起来,采用有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导入式教学属于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措施,帮助中学生更快更好的吸收历史知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展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步骤,教学导入质量好,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样化教学导入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历史课堂知识学习的快乐,拉进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提升教学质量。
一、利用问题进行教学导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进行教学导入,能够帮助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联系比较密切的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借助于问题进行教学导入,教师需要重视问题提出原则,这样才能够把问题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1]。在问题设计中,教师要确保问题具有趣味性和悬疑性特点,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的设计需要给予课堂教学内容,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联系密切,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课堂导入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等不同的问题形式,利用问题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的过程中,本节课教师计划线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并详细讲解大运河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学习看图说话,最终通过学习隋朝的灭亡提升学生的历史启示能力。在学习隋朝建立基本概况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隋朝的经济为何如此繁荣?”学生们可以自主阅读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总结出正确的问题答案,隋朝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措施,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利用历史史料进行教学导入
历史知识博大精深、延绵不绝,在历史长河的流动当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利用时间作为节点,把历史基础知识串联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系统的历史时间轴,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利用历史史料串联进行教学导入,能够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历史史料和新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历史课堂学习难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史料背景的串联教学导入当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清晰地历史内容和历史人物,便于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课堂上,教师一开始选择史料作为课堂教学导入,为学生播放武媚娘传奇的主题曲无字碑。无字碑是武则天所立,目前正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当中,巨石保存比较完整,高7.53米,宽是2.1米,整块巨石重达百吨。但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武则天在自己的墓碑上一个字也没写。讲到这里,学生们都对武则天这个人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为学生讲述唐朝的建立以及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利用史料背景作为教学导入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降低学生对于系统化历史知识点的学习难度,提升学习效率[3]。
三、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导入
目前初中教学系统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受到了教师们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课堂教学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可以进行视频教学、音频教学、图片教学和文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多元化,结合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初中历史课堂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点学习更有兴趣[4]。初中历史课堂中会涉及很多历史基础概念性知识的介绍,如果教师单纯的应用单一的讲解进行教学,会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展示历史基础概念性知识,既能够提升趣味性,也能够让单一的知识形象生动,加强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力》这一课程时,本节课知识点讲述了辽、西夏和北宋证券的并立,带领学生识读其契丹和西夏的文字和货币等图片,了解北宋、辽和西夏议和的原因和影响。教师为学生播放《天龙八部》片段,并询问学生乔峰本来认为是什么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身份?虚竹娶了哪里的公主?在该电视剧当中,乔峰是辽国的契丹人,虚竹娶了西夏的公主,该电视背景正处于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学生们通过电视剧的引导,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积极性,对于接下来的历史知识学习也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认知。
四、结合生动的故事进行教学导入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故事拥有天生的热爱,学生们虽然学习理论知识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但是要是听起故事来,不管多久能够全神贯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故事作为教学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好奇心,结合丰富多彩的故事和生动形象的人物,拓展学生的历史见识,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5]。如果针对历史知识进行直接讲解,学生难免认为枯燥乏味,但是穿插生动的历史知识,则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金和南宋的对峙》时,教师为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岳飞从20岁从军,39岁被害,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赫赫有名的将军,他领导的岳家军也从一开始的弱者变成了强者。面对当时的抗金形势,岳飞曾经说出:“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出了岳飞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等时事资料,了解当时金和南宋的对峙形式,并尝试针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分析和评价,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故事教学导入能够让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味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导入[6]。
结语:
在初中教学系统中历史属于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结合导入式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一开始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动交流沟通掌握更加全面的历史知识。导入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历史课堂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廷青.谈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2):137-138.
[2]何伟.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才智,2020(09):192.
[3]王明亮.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9(01):145.
[4]吴雁斌.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9(04):85.
[5]李建.浅谈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8(16):119.
[6]胡雷心.解析导入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7(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