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栾庆燕
[导读] 纵观时代发展,英语已经逐步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要注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专业性,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栾庆燕
        济南市钢城区金水河学校
        摘要:纵观时代发展,英语已经逐步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教师要注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学专业性,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工作落到实处。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核心的小学英语教育将集中于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品质、创新能力等素质的训练,促进学生在英语教学课堂中高效学习、理解新要、悟得新得,从而在学思践悟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
        关键词:英语;小学;核心素养
        一、勤提问,强互动,活思维
        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创造更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多维转变课堂,集中于提问和互动。勤于提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参与度,有利于学生切实掌握英语知识;加强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交流,都能在沟通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当堂课所学知识的疑问,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存疑知识点。勤提问以强互动而促思维发散。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互动性强的课堂更具活力,也更符合教学群体的年龄、性格特点,如此,即能使将学生上课好动好言的行为转化为对课堂知识的有效探讨,又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专注学习。在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具活性,如此,不仅实现了学习氛围的烘托和学习环境的优化,也为更好地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情境,融文化,塑品格
        创设适宜情境、融合文化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塑造优秀的学习品格,从而铆足干劲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披星戴月,为自身核心素养的深化创造一切有利因素。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优质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深化文化教学,是促进学生加强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有效举措。很多阅读的背景源自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又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时很有可能以中国文化思维去看待问题,从而导致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出现偏差,待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时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故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语篇阅读知识时,教师更应注意到这一点,重视内容的区分和文化的辨别,使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文化元素,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从而塑造全面且优秀的学习品格,在英语学习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精练习,讲创新,多实践
        在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除了课堂教学外,适当的练习和实践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将教学和针对练习结合起来,在练习环节中融入创新元素、创新设计,有效促进学生在练习中活跃思维,加强探究。此外,教师还可适时组织一些英语活动,像在班级设置英语角,可以展示班级学生的优秀作文展或者一些优秀英语素材选集,供大家拓展知识面和英语视角,从借鉴到自我创造,在不断地汲取他人优秀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创新自我思维,实现核心素养的内化;还可举办英语演讲、英语绘本、英语课本剧、英语趣味游戏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互动中创新思维,开发潜在能力,有效提升英语素养,并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和表达能力。一方面,通过举办创新练习和课外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学习乐趣,在快乐中健康成长,也助力教师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工作中取得实质进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强化口语的创新练习以及课后巩固练习,增强学生的口语实践频率,不仅能够让学生更乐于融入和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实效,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效检验自身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身的核心素养。
        四、绘导图,引思考,促学习
        为了更加深入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指导中融合思维导图的利用,通过在知识讲解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挖掘学生的思考力,从而在思维发散和想象拓展中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英语知识是英语学科学习的基础部分,内容设置上会趋于简易化,但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此之前,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知识的系统学习,也没有良好的语感。就拿记忆单词来说,对于学习了较长时间英语的学生而言,背单词有方法有技巧,自然背得快,而小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需要对音标先进行熟练,还要学习英语拼读、拼写,要达到一定的记忆词汇的速度是很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尽快掌握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选择,思维导图在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而小学生恰好处于思想思维活跃的时期,想象力丰富、思维意识活跃,对于问题有无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故针对小学生群体采取思维导图教学法是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最佳方式。
        总之,要想让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居于高屋建瓴之势,还需教师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思维意识,让他们在教师的提问中增加互动,活跃思维,放飞想象;在课堂情景的创设下融入文化素养,塑造学习品格,锤炼学习本领;在相应的练习活动中创新思维,勤于操练,深入实践,探究真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引发思考,深度剖析,提升学习能力;在教学评价体系的检测下发现自身不足,分析解决方案,优化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蔷.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1.
        [2]卢兆荣.立足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
        [3]胡玲玲.立足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