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李振安
[导读] 作为我国教育基础课程中的一支,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振安
        张家港开放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600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基础课程中的一支,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其直至高等教育阶段仍属于公共必修课中的一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提速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英语在各领域中的作用越发凸显,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而从高职院校方面来说,必要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用,英语教学工作推进得好,更是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即在指明这些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策略。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许多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更加深入,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在中外贸易沟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就业作为英语教学的出发点,积极创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积极创建科学高效的就业导向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水平,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更能够科学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复合型人才能力。
2 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重视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学校里部分英语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际运用能力的问题。而很多学生也出现了“会读不会说”或“会写不会说”的情况。多数学校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和英语语法,而部分英语教师教学中没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学生的英语功底本来就较为薄弱,加之教师一味地将课本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就造成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的问题。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要求,不利于英语教学,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就业与成长。
2.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没有充分认识与利用英语课程的作用。从教室和学生的角度看,高职英语课与其他的课程,如专业课程,并建立起密切的实效性较强的专业与基础联系,他们认为高职英语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并且公共英语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基础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毕业生就业时,很难实现英语实践能力的快速启动。
2.3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高职英语教学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发现,高职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中,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采取的教学方法效果不高。这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拥有的教学与学习经验以本科模式为主。教师缺乏对于相关专业技能培养的了解,更无法有效的结合学生的实际专业学习需要与制定就业指向性强的专业教学策略。教师的英语实践教学水平限制了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其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宗旨。
3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改革策略
3.1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高职教育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从现实着手,从专业角度考虑学生对英语的应用问题,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针对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英语教学要为岗位需求而服务,设置满足岗位需求的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如相关专业的英语单词、专业术语等。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整理,引导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模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信心,有效的学习好基础知识。

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就业岗位出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主要内容涉及职场应聘、职场沟通、职场发展。最后,对于专业的发展,结合学生的情况,对其专业给予足够的训练,加强英语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3.2课堂英语教学中发挥就业的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讲课前的五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就业方面的问题,将就业与英语的关联性作为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由于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初步了解,至此对英语在职业领域的作用更加明确,在课堂上更能够端正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微视频播放与学生职业相关的内容,其中突出当前各个职业领域对英语知识的应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英语知识也是就业中可以为自己加分的技能。教师与学生探讨就业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对就业的想法有所了解,教学之后要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从职业的角度进行测试,对于学生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对于英语知识正确理解。以就业为导向展开教学,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有直接相关性,更能够激发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
3.3改革教学模式
        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沉闷教学方法,引入合作学习方式[3~4],鼓励学生自行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对重点及难点进行标注,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同时,学校还可组织英语相关课外活动和企业实习,鼓励学生在积极活动中,了解熟悉岗位英语,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充分利用现代先进多媒体技术,增加英语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3.4创新英语学科评价体系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工作始终秉持着“以就业需求为转移”的工作原则,让学生们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英语教师目前应用的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存在评价角度偏颇、评价方式单一等严重的问题,这使得高职教育英语教学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尽快提出新的评价体系,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的作用能够发挥到最大化。第一,要提高题型的实用性。英语是一门语言型学科,学生们学习英语最后的目标不是为了考取多少证书,也不是为了得到多高的分数,而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所以说在进行考核评价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要根据这种需求,制订具有实用性的考察方案,调整题目和测试内容,兼顾到语言基础知识和英语实用能力。第二,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英语教学评价的目标不仅仅是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而是为了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说,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以分数论成败,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表现等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这才是高职教育中进行英语教学最终的目标。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为了与时俱进,高职院校应展开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育模式,同时调整过去的教学目标,不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只重视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的是为社会提供英语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努力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解决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的情况,展现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吴利霞.高职院校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12):64-66.
[2]何 辉,罗 霞.SPOC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生态的创新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8,5(50):389-390.
[3]张建利.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8(12):88-89.
[4]涂芳,陈锦添.基于就业为导向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实用性教学分析[J].休闲,2019(01):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