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媚
梅州市蕉岭县蕉华田家炳小学,广东 梅州 514100
摘要:统编教材以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新时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时代变革需要,体现了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教师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
关键词:整体构建 路径 策略
引言:单元的整体性也是统编教材的特点之一,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具有统整性,教学目标的定位取决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又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定位,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辅成。
一、根据编排,精准定位,明确要求
跟随教材的单元划分,一篇一篇的教肯定不是单元整体教学,要把一个单元的三篇或者四篇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学习园地等内容进行统整,找到单元内容中相联结的点,然后将点连成线,让学生在进行单元学习的时候有重点,有层次的展开探索学习。因此,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吃透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认清不同板块的目标要求变得尤为重要。
(1)纵向归类,统整合一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在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上、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上是联结在一起的,旨在纵向归类,形成合力,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实现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它倡导以单元统领全局,从关注单篇课文知识点转变为关注单元整体设计,使学生在求同、比异、判断、联系等阅读活动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为例:
(2)横向求异,明晰目标
同一单元中有整体单元的大目标,不同课文之间也有相互承接和融合的差异性小目标,这是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的。
二、整体建构,纵横联结,承接融合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聚焦单元整体,了解单元教材的结构以及内容安排中能
力训练序列,着眼于其纵横联结的层次性和发展性,注意把握好各部分的承接与融合,从而在增强单元整体教学观的同时,实现整体与部分的联结统一,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有效对接。
(1)第次呈现
可以把一个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板块,并以第次呈现的,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例,把整个单元的教学划分为五个板块:“走近名著”、“走进名著”、“细品名著”、“再‘创’名著”、“收获驿站”等。如表3所示:
(2)螺旋上升
单元内的每篇课文,是在第次呈现的基础上,螺旋上升的。如表4所示:
三、融合要素,丰富形式,设计活动
想要熟悉并用好统编教材,需要一个理论——实践——反思——再理论——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可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认真钻研课本教材,巧妙融合“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学习园地”“快乐读书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把单元要素融入其中。
以五年级第二单元“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例,可以在教学“走近名著”板块时,出示故事视频片段、内容片段、初读课文、填写预习单、汇报交流等;在教学“走进名著”板块时,可以播放与名著有关的影视作品的片头曲、知识闯关抢答、老师以说书或评书的方式介绍名著的特点、学生点评、出示作者简介、对文章中的关键人物的其他故事进行拓展延伸、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运用方法自读自悟、群文阅读等;在教学“细品名著”板块时,可以划和读重点词句段进行品悟、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探究、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品质等;在教学“再‘创’名著”板块时,通过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创设情境、探究编排、表演角色等来感知角色形象,从而调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自主能动性,把被动学习转化为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还可以打破以往的作文形式,由老师提供写书评、读后感、缩写、扩写、写梗概等作文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以生为本,让学生愿写、乐写。
结束语
李怀源老师指出,单元整体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根据学科性质,学生特质,学习本质,重构学习内容,把“教科书单元”与“整本书”、“语文实践活动”整合为一体。这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结构,它以融合作为基本的教学理念,以单元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在这里李老师指出了单元整体教学的“三位一体”,阅读与实践活动使得单元整体教学更加完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单元整体教学找到了一条平衡之路,对教材进行了延伸与超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用语文教儿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要义》;薛法根;《语文建设》;2018-04-11
2、《搭建学习之支架穿越最近发展区》;蔡文岗;《小学教学参考》;2021-01-10
3、《在系统推进中追求长效发展: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初探》;凌红;《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