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晶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两峪小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67页例6、“做一做”及教材第69页练习十六第2题。
【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教材先通过“量”、“算”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使学生初步感受他们的内角和大约是180°。然后,教材构建了“剪、拼、看”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如四年级上学期再次掌握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概念已经相关交的度数;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他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本学期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根据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已经知道了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
2.在四上量角时,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进行了渗透,而且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很不多的动手能力。不少学生都已经知道了结论,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上课时要给学生提出准确的动手操作要求,让人人都能参与活动,从而建立知识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以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难点】: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媒体:希沃触碰一体机+PPT幻灯片课件
教学准备:各小组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剪刀一把,每人准备量角器一个。
【教学过程】:
一、预学
1.复习旧知:(2分钟)
(1)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2)我们前面学习和了解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说说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哪几类?
学生汇报: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3.思考: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1分钟)
我们通常所说的角就是三角形的内角。为了便于称呼,我们习惯用
∠A、∠B、∠C来表示。如右图: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师讲解: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用一个含有 ∠A、∠B、∠C的式子来表示应该如何写?∠A+∠B+∠C。那如果是用∠1、∠2、∠3表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那么它的内角和又该怎么表示呢?
4.这节课我们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猜一猜:你手中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学生猜测
5.操作要求:(2分钟)
(1).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动手验证。
二、互学
1、学习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视指导。(5分钟)
2、学生汇报。(15分钟)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如下几种:
预设1: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
学生发现:A. 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B. 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教师点拨:你们的发现都很好,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由于测量时有误差,根据测量结果来判断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还不是很科学。那还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呢?
预设2:用拼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得到了一个平角,这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即∠1+∠2+∠3=1800
预设3:用折的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到一起,得到
了一个平角,这样就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如图:
展示小组的学生在展示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其他学生,让其他学生也能掌握这种方法。
预设4: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内角和是360度,平均分成两个相等的指教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度数是: 360°÷2=180°
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3.巩固知识。(2分钟)
思考:一个三角形中能不能有两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
【设计意图: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学习活动其实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
三、评学(12分钟)
1、基础练习:
(1)(课本第67页做一做)?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练习十六第2题,学生自主在数学上进行计算
2、判断。(请大家用手语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说出错在哪里?)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80° 、75° 、 24° 。 ( )
(2)大三角形比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3)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 )
当学生解释后,教师用课件把错的原因直观的演示给学生看。如图:
师:小三角形的两个直角已经不是大三角形的内角,要减去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
3.计算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判断它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1)∠1=20°,∠2=70°,∠3=( ),是( )三角形。
(2)∠1=55°,∠2=45°,∠3=( ),是( )三角形。
4.拓展延伸: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 )去。 为什么?
【设计意图: 练习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关知识。】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小结:我们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教学活动发现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理解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进行相关角的度数计算。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