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陈雅雯
[导读] 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都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技能。
        陈雅雯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都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技能。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钢琴教学注入了活力。本文分析了翻转课堂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必要性,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提出了翻转课堂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应用策略,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钢琴即兴伴奏课是高校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能够在钢琴即兴伴奏课上领会到丰富的和声语汇、无限遐想空间的伴奏织体、出人意料的演奏色彩,提升自身的钢琴伴奏能力与音乐综合素养,可见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但从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仍较多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钢琴教学品质的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将“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钢琴教学当中,能够为钢琴教育教学改革注入生机与活力,有效促进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1],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本文即对“翻转课堂”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价值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翻转课堂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必要性
        1.翻转课堂的优势所在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这种翻转包括对教学流程的翻转、师生角色的翻转以及教学时空的翻转。从教学流程上来看,翻转课堂与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流程,把知识传授放在课前,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了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体设计,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师生角色来看,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教师的主体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及学习,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也增加了课堂的丰富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2];从教学时空来看,翻转课堂打破传统课堂时间与地点,实现了教学时间与地点的灵活性与多元化。
        2.翻转课堂应用于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必要性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演奏者不需思考,就能根据自身的音乐基础以及对音乐的敏感性,从所处的场景出发随时随性实现对音乐的再创作,如可以根据演唱者表演中的现场发挥实际情况来调整音符变化、曲目的进度,从而演绎出更好的舞台效果。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具有简便性、灵活性、协调性的特点,演奏者可以不局限于传统固定音符,也无需严格根据所定曲谱进行钢琴演奏,但对演奏者的钢琴演奏技巧也音乐基础要求较高。演奏者必须具备较强的钢琴基础与和声基础,具备非常熟练的手指技巧,能够精准应用和弦,同时还需具有较强的乐曲分析能力,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依托信息技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与课堂教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演奏视频与拓展性知识,在课堂在精心组织,观察分析、及时应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答疑讨论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完成知识和技能内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充分的保障,真正体现出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所在[3]。


        二、翻转课堂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应用策略
        1.课前:通过线上进行钢琴音乐知识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对于学生钢琴基础、和声基础以及音乐素养都有相应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钢琴音乐知识,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课前就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通过制作、上传教学视频、发布学习任务,与学生互动答疑,让学生自主学习钢琴音乐方面的新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培养音乐素养的教学目标,制作适合、实用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所需的钢琴与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要以基础性知识为主并进行适当拓展其他音乐要素,视频以2-3个为宜,时间以5-8分钟为宜,要重点突出,清晰易懂。教师还要及时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任务内容要包括教学视频、曲目练习、在线测试以及拓展学习,都要与教学中的音乐知识或演奏知识相关。同时教师还要创设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在平台上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和帮助,对学生在练习测试中的错误给予纠正,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交流,实现信息共享。
        2.课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课堂设计
        钢琴演奏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课前学生通过线上学习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掌握的学生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现音乐知识的内涵与钢琴演奏技能的掌握[4]。第一步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或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前线上学习的音乐知识进行回顾,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一步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为实践练习打下良好基础。第二步教师要在教学视频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练习,要采取个性化的指导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相应指点,保证课堂进度有序进行。第三步是课堂弹奏的展示,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之后,学生在师生面前进行弹奏成果展示,教师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真实学习情况,发现缺点与不足之处,教师在总结评价的同时也要给予一定的鼓励。
        3.课后:采用多元化、过程性的钢琴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使翻转课堂顺利实施,教师还要改变教学评价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课堂的结果性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步程度也纳入评价标准当中。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包括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在弹奏展示中的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情况。教师要把教学评价贯穿于学生钢琴学习的各个阶段,学生在每节课的课前测试情况、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情况与参与程度,弹奏展示效果都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钢琴演奏技能不断提升,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结语:翻转课堂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实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创新[5]。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利于突出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成效。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包括钢琴即兴伴奏在内的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实现了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组织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共同参与到音乐的教学中来,既有效提升了高校音乐课堂学习效果,又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李亚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核心内容设计与创新[J].音乐创作,2013,(06):178-179
[2]唐榕.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发展现状分析[J].黄河之声,2011,(13):36-37
[3]吴一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0,(18):67
[4]辛永姝.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即兴伴奏课程[J].黄河之声,2018,(10):90-91
[5]韩静,于雪松.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职《钢琴伴奏与和声》课程教学模式设计[J].音乐创作,2015,(11):181-183

基金项目:本文作为江西工程学院校级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题目为钢琴即兴伴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20-JGJG-20)阶段性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