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法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张英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张英
        张家港开放大学 江苏省苏州市 2156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繁荣发展。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创造性教学方法在高职机械专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究,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给与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创造性教法;高职机械教学;应用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机械专业学生要想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就需要全面掌握机械专业的知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此外,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进入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适应性。
2 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优越性
2.1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教与学是创造性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十分重视,使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得到同步的提升。在机械专业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教与学这种模式,把创新性教学法运用到机械教育中,使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从根本上培养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其次,发散性思维也是创造性教学的特点之一,在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法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闻一知十。
2.2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育中应用的优越性
        第一,创新了教学活动。在进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思维得到了全新的升级,教学方法取得了进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融合了机械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而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拓展。第二,教学氛围良好。探讨式的教学课堂也属于创新性教学法的一种。在机械课堂中,教师可以发起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探讨,相互间的探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还使学生更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第三,评价体系具有特色。综合评价学生课堂中的表现和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创新性教学的评价体系。这样就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每一个机械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
3 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当前机械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缺乏对所学内容的主动探索和思考。一方面,在当前的机械课堂中,教师通过口述,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传达给学生。填鸭式的教育在快速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课堂缺乏对机械教学的基本操作,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对该课程失去兴趣。最后是传统课堂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严重脱节,学生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岗位的需求,导致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就业难度较大。
3.2教学内容枯燥,理论严重脱离实践
        机械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涉及到很多领域,知识的专业性、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单凭教师一味的重复讲解,学生的吸收效果很差,因此需要加大实践案例的导入辅助教学。然而当前,我国多数中职机械教学多倚重教材,内容枯燥无味,即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也缺乏足够的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毕业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


3.3学校考核方式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工作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致使教师在教学工作者缺乏创造性教学意识,一味注重填鸭式教学,大多数学生都是靠死记硬背考出好成绩,对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机械课程而言,其理论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难懂,再加上学校考核方式的落后,导致学生过于被动学习,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理论知识进行浅显记忆,存着不求甚解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虽然耗费了时间和金钱进行学习,但并没有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
4 创造性教法在高职机械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4.1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团队
        教师身为直接面向学生的第一线工作者,在创造性教学课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今的社会倡导全员创新,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创新意识,教师应当明确社会背景,建立与时俱进的意识,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在业余时间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了能够实现创造性教学的效用,教师应当对其展开深入的调研,确保自己能对它具有透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利用创造性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4.2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模式的改革,也需要学校的有效监管。只有将学校的良性监管与教师的大胆创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创造性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和完善对教师和学生的奖惩制度,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可以举办教师和学生的技能大赛,以此来作为判断教师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依据,同时还能够改变校园氛围,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改革。
4.3提高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目前我国科技化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相关部门对现代化设备的认识有所提高,这些也加速了现代化设备的推广。现在很多教育单位也在大力推进现代化设备,这也就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教学水平,机械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结合课本内容,运用创新思维开展新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能使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学校方面应该鼓励老师发展创新性教学,通过学习和引进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也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创新性教学的目的。
4.4开展好创造性教法评价
        为了促进创造性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还应当形成创造性教法的评价体系,注重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主动开展以创造性教法为主的实践活动。首先,学校应当形成创造性教法课堂的评价体系,注重出台创造性教法的学科课程标准,实现全方位的对教师指导,引导教师主动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其次,全面加强对教师的具体评价,注重由学科权威专家对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课堂进行点评,并且收集相关教学信息,从而引导教师找准改进的方向;最后,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互评,注重教师自主反馈创造性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自主进行教学改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然而,实现高职机械专业创造性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学校与专业教师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促进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稳步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白金霞.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8(12):193-194.
[2]成佳.创造性教法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的相关评价[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450.
[3]白钰慧.创造性教法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8(13):178.
[4]管劲浩.试论创造性教法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03):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