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劳知感恩,劳动塑品格”——浅谈我园劳动教育园本实践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刘禹锡 万洁
[导读] 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课程游戏化”精神文件为指导,
        刘禹锡  万洁
        常州市新北区三井街道河海幼儿园 213000  
        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课程游戏化”精神文件为指导,摘要: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课程游戏化”精神文件为指导,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家庭生活、节日活动等,建立园本化的“习劳知感恩,劳动塑品格”课程体系等,探索我园园本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园本化实践。
        关键词:劳动教育  知感恩  塑品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舒适的生活环境里,家长们大包大揽使得孩子们动手机会减少,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进入幼儿园后,教师也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发现了这一问题。
        为此我们寻找劳动教育与我园“会守则,知感恩”教育特色之间的链接点,创新开展劳动教育的独特路径,形成我园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的基本模式。将劳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让儿童在生活中参与劳动,并在劳动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智慧、塑造品格、愉悦身心。
        一、建构适合的园本劳动教育课程群。
        幼儿园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以“习劳知感恩,劳动塑品格” 为核心,整合环境资源、家庭资源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师生共构的自然渗透式劳动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形成自然、多元、丰富的课程体系,儿童获得多元体验,对身边的人、事、物有感恩之情。
        节日体验课程:以节庆主题活动为突破口,形成幼儿持久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每年的节日开展专题公益教育活动,幼儿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中学会感恩、奉献。如 “重阳节 ”时,幼儿园邀请爷爷奶奶与小朋友一起共庆节日,感谢爷爷奶奶付出的辛勤劳动。“三八妇女节”时我们教育孩子用实际行动, 为妈妈制作礼物等。“母亲节”为妈妈做一份礼物,并在节日当天给妈妈一个惊喜。
        综合实践课程:结合周边资源开展拓展学习活动,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知,能在自我探索和发现中不段积累社会认知和经验。如小班开展逛小区、捡秋叶、春秋季远足等活动;中班逛菜场、五一进社区、敬老爱老送温暖等活动;大班开展了参观小学、图书馆、污水厂等参观,淘宝乐义卖活动、新年送福、徒步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拓展了幼儿视野,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体会到劳动给生活创造的美好。
劳动创意课程:利用环境资源为儿童创造、创新、创设更多元的劳动体验课程,它固化于课程之中成为儿童特有的常态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包含礼仪小天使活动、快乐创意活动、木工坊活动等。
        二、探索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路径。
        开发、挖掘、利用身边一切自然资源,创设适宜的环境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劳动,重视孩子的劳动经验、兴趣与需要,借助环境的支持更深入地推进劳动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劳动情感、劳动态度、以及劳动习惯的形成。
(1)主题活动中的劳动教育。


        开展以劳动为核心的综合主题活动能够直接且有针对性地促进幼儿劳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劳动主题活动。   
        小班幼儿的劳动教育以“为己”为主,着重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如开展“能干的宝贝”主题活动,通过劳动体验:自己穿衣、盥洗、用餐、叠衣等;中班幼儿劳动教育以“为他”为主,引导幼儿参与园所劳动,培养服务他人的合作意识,如开展“我是中班小朋友”主题活动,通过为班级服务方式让幼儿体会劳动的过程并享受到服务他人的喜悦;大班幼儿的劳动教育以“为社会”为主的主题活动“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幼儿参与公益劳动类的劳动实践,如利用“劳动节”“植树节”等节日开展劳动教育,通过相互合作完成社会劳动任务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社会公德和公民意识。
        (2)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劳动教育。
        区域游戏活动是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区域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不同的区角供幼儿进行劳动,并适时给予劳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指导。如:
        在“手工”区域,引导幼儿玩泥巴、剪纸、制作玩具、装饰器材等,不仅使幼儿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学习到加工和制作的技能,还可以使幼儿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在“自然角”区域,引导幼儿在浇水、松土、喂食、换水等劳动的过程中懂得劳动与动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认真负责、持久细心的劳动态度;
        在“娃娃家”区域,引导幼儿通过扮演医生、厨师等劳动角色体会不同劳动者的工作内容。
        创设可操作性劳动环境,支持孩子在游戏前后,自然的参与劳动整理。我们将劳动与游戏相结合,充分挖掘幼儿在游戏时的劳动契机,创设可操作性的劳动环境支持幼儿自然的参与劳动。
        (3)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劳动教育。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幼儿的劳动教育应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关联,将劳动与一日生活相结合,创设参与性劳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机会和条件。主要包括自我服务劳动和为集体服务劳动两种途径。
        首先,自我服务劳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借助孩子们生活的环节为契机,创设可参与性的劳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机会和条件。如在餐饮活动中指导幼儿自洗碗勺、擦拭饭桌;在睡眠活动中指导幼儿收拾被子、穿脱衣服、叠放衣物等;在盥洗活动中指导幼儿自取毛巾、使用牙刷、洗刷杯子等;在如厕活动中指导幼儿自脱裤子、使用厕纸、会用厕具等。
        其次,集体服务劳动是在教师的组织下,指导幼儿为班级、幼儿园或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和为集体服务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如指导幼儿在班级中清扫活动室、修补图书、清洗玩具;在幼儿园中捡垃圾、修剪树木;在家庭中帮助父母做饭、刷碗等。
(4)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
        通过家长学校围绕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培训,借助幼儿园公众号定期向家长推送有关劳动教育的相关文章;定期开长家长沙龙,探讨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实施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拓展思维,挖掘内容。带领家长找到方法,增强自信。家长的难题在于调动儿童的劳动意愿,增强自己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自信。借助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学习并找到实施家庭劳动教育的灵感,并以线上互动的形式,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幼儿从一件一件小事上获得成就感,感恩父母。
只有构建起教育网络, 全方位地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才能取得最大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的“劳动感恩”教育才有生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