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双创”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曹娇祎
[导读] 创新创业简称“双创”,并非商业领域独有,从“创新想法”到“创业活动”再到“价值创造”这一过程,

        曹娇祎
        江西工程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创新创业简称“双创”,并非商业领域独有,从“创新想法”到“创业活动”再到“价值创造”这一过程,强调运用各种能力、资源将机会转化为现实,这一独特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可以应用到任何人类事业中。
        关键词:临床药学;“双创”人才;协同培养
        究其原因,除了与基础教育阶段创业启蒙薄弱、创业意识激发不够、创业精神培育不足及创业知识普及不充分等有关;也与当下医科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面临的困境相关。医学高等院校中创业相关导师和针对性课程设置匮乏,无法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新形势;同时,临床药学专业校企实质性合作不紧密、创业平台功能性缺失,无法满足学生创业需求;加之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市场需求,学生创业欲望低下、创业动力不足。因此,临床药学人才的双创教育开展不能西施效颦、盲目追求创业率,应结合自身特色,摸索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
        1 转变观念,营造良好“双创”教育的文化氛围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精准医疗”渐入人心;医药生物产业不断增长,国家也在大力推动“科普中国”包括医、药知识等各类知识的普及推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重视临床药学双创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创新文化氛围。学校、学院通过深入贯彻积极的创新意识、创业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意义。牢牢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创新思想教育方式,使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到教育教学的氛围中。
        2 医教协同,搭建“双创”多元化协同培养体系
        2.1“双创”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与引进
        高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下医科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匮乏,常由辅导员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年轻班导师兼任,没有经验丰富的专职创业导师,或者无法全面覆盖学生群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创教育在医科院校的开展;因此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首先,充分发挥医药专业教师的科研优势。高校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博士毕业,拥有生命科学等良好的科研训练背景,思维严谨、专业造诣深厚;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开拓性的思维。校本部多位教师同时也是我省新药核查专家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顾问,对于新药研发和合理用药有较深的理解,基于临床药学是以培养合理用药能力为目标、懂医精药的专业,我们充分发挥学院的科研优势,依托我校省级新药研发中心和省级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启发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在药物设计、药理毒理学等领域积极探索,近几年以此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收获颇丰,每年都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大创项目。
        其次,引进与利用医院的教师资源。由于临床药学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课程大都由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授课。学院充分挖掘医院临床药师的自身优势资源,将优质医疗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临床老师们从“临床药学服务”方向带领临床药学学生进行创新训练。

    2.2?“双创”课程的有效分布与设置
        学者胡金伟调查统计发现,最近几年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整体呈“U型”分布,其中低、高年级创业积极性相对较强,中年级由于学业影响,创业意向偏弱。显而易见,低年级由于尚未安排专业课程,学习时间相对宽裕灵活,较为适合开展创业初期引导教育;而高年级由于即将面临就业,学生参与就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因此,在低、高学年课程的周期分布与设置上,应注重与临床药学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综合性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建立诸如医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与专业联系较为密切的创业辅助课程并设置学分。
        3 校企实践基地与创新平台的稳步推进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思变者通,就如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吃”与“行”的便利需求催生“饿了么”与“滴滴打车”等,创新思维与创业机会同样来源于寻求对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现状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并借助科学技术与手段催生变革。因此,创业的首要能力是具备主动“思变”的魄力和识别机会的眼光。
        由专业师资或创业导师引领并深入一线就业实践岗位,调研社会对临床药师双创人才需求与相应能力的诉求。在医疗机构,应认真倾听患者意见,设身处地的接纳和理解患者,总结思考患者抱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改变机会;在科研院所,涉及实验仪器耗材、实验方法及新技术、新进展等均可能蕴含着创新创业机会;在制药企业,除了熟悉企业运营模式与流程,还应研究市场需求,思索市场之困,比如资源短缺或信息不对称等表象所隐藏的深层次的创业机会。通过观察思辨,锻炼学生“思变求进”与寻找创业机会的能力;若发现合适“切入点”,便可进行创新创业项目酝酿、设计、论证和完善,为创业项目的后续孵化和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奠定坚实的基础。
        4 以赛促学,深化产教融合效果
        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各项竞赛实践,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促进临床药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发展。比如“互联网+”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结语
        近几年来,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迅猛发展,权威数据统计2016年产值达3.8万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2%,被誉为“朝阳产业”。临床药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关乎临床药学人才质量水平高低,也关乎民生健康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更关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鼓励各大高校开设创业课程,能有效解决“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导向下临床药学医疗领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渴求问题,为加快生物医药研发产业转型升级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1.
        [2]商庆龙,苑立军,嵩钰佳,等.医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调查与干预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3):35-36.
        [3]杨晓慧.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8,(1):48-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