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形式及课型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6期   作者:李彩云
[导读] 近年来,通过诸多语文专家和一线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
        李彩云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   518103
        摘要:近年来,通过诸多语文专家和一线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可其中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写作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微写作”的提出和实践,为小学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其篇幅短,内容精,反馈及时的特点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本文主要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段中,微写作的不同形式和不同课型。
        关键词:微写作;小学中高段;课堂形式
        “微写作”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以篇幅短小、内容精悍为主要特征,对语文写作教学的革新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运用只言片语进行或抒情、或议论、或记录生活的写作训练,不仅冲出了传统写作教学“长”、“难”、“慢”等障碍,而且非常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小学中高年级写作的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微写作不仅能让学生“不拘形式”,并且抓住最深刻、最关键的部分进行快速有效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提出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形式及课型研究的意义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写作不可避免地仍然处于“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写”的尴尬位置。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对写作有惧怕心理,面对动辄五六百字的写作篇幅,不知如何下手。思维狭窄,言语单薄,写个两三百字已经很费力,或者东拼西凑出五六百字,不仅可读性低,还打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学生模仿能力强,但创新能力不高。教师为了落实“会写”的教学目标,运用范文例文教学,导致一个班级出现几十篇相似的习作,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再者,学生写作问题突出,长作文也给教师批改带来一定难度,批改时间长,写作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反馈解决。
        因此,提出微写作的概念并在语文课堂中实践成为了当下写作课堂改革的热点。微习作的微主题、微篇章、微情境创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愿望,可操作性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习作训练。微写作创作时间短,基本可以将一次微写作训练控制在10-20分钟,适合在完成阅读教学,提炼写作方法之后立即训练,达到即学即用,学以致用的效果。创作篇幅短的特点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写作主题更为明确和单纯,充满生活化和个性化气息。由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中高年级进行微写作训练,探究微写作的不同形式和不同课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的主要形式
        微写作训练的使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适用于散文、议论文、童话、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容易嵌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另外也适用于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因此笔者将微写作训练的主要形式分为课堂上的随文微写作以及课后微写作两种。
1.随文微写作
        抓住微写作短小灵活的特点,只要在精读课堂上发现一个有价值的写作训练点,即可将其设计为一个微写作训练,主要类型有仿写、续写、改写等。在文本的理解基础上,提炼写作方法,立即进行快速有效的针对性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效果。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中,学生在体会连续的短句带来的强烈表现力和力量感之后,教师可适时设计微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运用短句描述生活中具有紧张气氛的场景,让学生在写作中更深刻体会到不同语言风格带来的不同感受。
        课堂上的随文微写作,可以让教师在集中的训练点上及时掌握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且针对理解应用不到位的地方及时再次讲解补充。这种快速开展,快速发现,快速补充的方式打破了长篇写作滞后的反馈困境,教学上容易组织,学生容易接受且效果较好。
         
2.课后微写作
        课堂上的随文微写作偏向知识的迁移运用,课后的微写作更偏向于学生生活化、个性化的创作表达。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学生课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写作素材和创作空间,教师可以给孩子设计支架,创造生活化的写作语境,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微写作,培养学生说真话,抒真情的写作习惯。
        读一本好书,可以写下对书中人物的短评;看一部电影,可以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多一次微写作锻炼的机会。小学高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就社会热议的现象用几句话抒发自己的想法,如“网课的利与弊”、“群聚式过马路”等,用“微评价”促进思维的发散与碰撞,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课型探讨
        根据小学中高年级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三种课型开展微写作课,分别是情境微写课、微写展示课和微写评议课。
1.情境微写课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达到激起学生情感和表达欲望而创造的工具,能够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情境微写课就是利用多种方式创设真实有趣、富有感染力的写作情境,引起学生的联想和共鸣,进而设置相应的微写作训练,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一)真实情境微写课
        利用实物或者多媒体提供的图像、视频、声音等,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形象化的课堂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让学生有物可写,有话可说。但选择材料时应注意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可以组织主题系列微写作,如植物篇、动物篇、四季篇等,重点应落在写,切不可本末倒置。
(二)游戏情境微写课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参与度高,更容易投入到情境中。在课堂上进行一个趣味性强的游戏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目的、有序地进行观察和记录,再设置不同的微写作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如精彩画面特写、游戏感悟等,最后小组合作成文,不仅减轻学生写作负担,还能最大化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提升写作水平,达到微写作训练目的。
(三)想象情境微写课
        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便拥有了无限的写作潜能。在微写课堂上,可以利用童话、寓言和现代诗,创设适合学生展开想象的情境,组织学生续写童话、改写寓言,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进行“微故事”、“微小说”写作,还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进入情境,边想象边创作,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
2.微写展示课
        学生完成系列微写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微写展示课,让学生的习作有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获得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将作品排版后整理成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装饰美化,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经过投票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颁奖。也可以运用电子版的方式在线上构建展示平台,邀请家长一起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展示评选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来自同学、家长和老师的反馈和建议,有利于对习作水平的提高。
3.微写评议课
        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微写作训练和展示之后,更重要的是从一次次的写作中有所总结和反思。微写评议课的设计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更多的把习作课堂还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仅仅是提高写的水平,也要提高评价的能力。长篇作文的点评课堂上,往往时间仅够点评一篇习作,而微写评议课能够着眼于多篇系列的微作文,更能从横向对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生互评,总结议论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提炼写作方法,教师适时给予指导、点拨和鼓励,促进学生微写作的良性循环。
         
结语:
        小学中高年级是每一位学生写作道路开始的第一步,学会流畅表达,激起创作欲望,是为往后写作道路越走越顺畅打下的基础。微写作训练有效避免了长篇写作带来的困境,对小学写作教学有重要的革新意义。想要更高程度发挥微写作的作用,广大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微写作的实践形式,丰富微写作的课型,构建微写作教学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梁秀峰.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作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75
[2]陈国美.小学高段微写作途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8(14):138
[3]王楚.小学语文微写作的课例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6
[4]王萌洁.小学写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7
[5]田敏娜.优化读写互动的微写作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