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也是全套书唯一集中编排议论文的单元,其中有四篇是立论文,两篇是驳论文。这个单元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但是这几篇文章又不同于老教材,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都不是那般典型。因此,要成就高效语文课堂,又让学生学懂议论文,有效的板书设计环节就至关重要,一定要呈现文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这就要依据文本的特点设计板书,更要根据不同的课来设计不同的板书,下面就其中的几篇文章浅谈议论文的板书设计!
【关键词】初三语文 议论文 板书设计 思路清晰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今天已被广大教师广泛使用,可是板书的设计依然被公认为合格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更是衡量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效的板书设计是可以将文本内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的,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这就要求教师透彻理解教材,处理教材。
1、有效的板书设计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设置的问题一旦抛出,学生要 深度思考,学生给出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老师备课中所要的,因此课堂上的生成就要灵活掌握。在板书设计的时候,也要留出空间,不需要死教条,非要自己预设的文字,牵强的被板书牵着鼻子走。对文本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是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往往会超出老师的思维从而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例如第 13 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在备课的时候预设的板书设计如下:
在教授新课的当天,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对于议论文的论点和论题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对议论文的结构也不是很清晰,只是明确理论还不够,要结合文本实践,因此临时改变了授课的思路,板书的设计也随着学生们的思路现场做了调整,原板书设计是根据文本的写作思路而设定的,现场生成的板书是根据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授课后的效果远比初次设定要自然得多,学生更容易接受,对文本理解也超出我的预设。现场生成的板书如下:
2、有效的板书设计除了呈现本课重难点以外,也要注重给人以美的感受,是教师通 过理解分析教材提炼出来的精华,要集中反映文本的知识体系。语文学科的教学步骤由导入设计——解题——了解作者——了解创作背景——扫清字词障碍——分析文本等构成。 因为多媒体的辅助,呈现在板书上的主体内容就把分析文本部分作为重点突出:梳理故事情节从而了解课文结构,人物性格,发展线索,写作特色等,这些要根据文本内容一一呈现,形成知识网络。在教授《不求甚解》这篇驳论文时,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整个批驳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明确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因此我这样设计了板书的内容,如下: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在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轻而易举地按照驳论文的结构设计出了板书,如下:
以这三篇文章为例浅谈,有效板书设计真得可以成就高效的语文课堂,三节课在初次备课的时候都是按照两课时来准备的,而实际教学只用了一节课多一点点,剩余的时间又结合了精析巧练(练习册)进行了巩固夯实,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一切都源于备课组全体教师对文本的独特解读,并在研读教参的基础上整合了文本知识, 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条理清晰的文本,有助于他们对议论文结构的准确把握,对论点与论题也有了准确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要重视板书的设计,有效的板书设计可以使语文课堂收效大, 同时,更能深入理解文本,给学生展现当节课要点!除了现代文的新课板书设计,还要针对文言文的板书设计,复习课的板书设计进行深入研讨,力求使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