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梅
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 陕西 西安 710600
《左传》 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在这三不朽中,立德是最重要的;《管子》里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里,指出了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那么,到底什么是立德树人呢?
所谓立德树人,立德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这里的“树人”是指要塑造一个有文化、有品德的人。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们肩负着教育人的崇高使命,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战线上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教育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一、在知人论世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指我们在学习诗词时,可以深入的探究诗人的生平与为人,全面的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通过诗人的经历与所处时代来探究他所写的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
我在教授《离骚》时,因为它比较难懂,语言中多用楚地的方言,文言生僻词语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导入课文,接着让学生写下表达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诗句,进而向学生介绍屈原的生平与他所处的时代,指出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任——疏——黜——迁——沉,我详细的向学生讲述了屈原的爱国思想,然后再讲述《离骚》课文的内容,学生对其中的“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吾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爱国思想的理解就更加透彻了,最后,我从课本教材进一步引申到学生的做人,激发出他们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祖国的热爱。
二、在吟咏诗韵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所谓吟咏诗韵,就是指我们在学习诗歌时,要朗读、吟咏诗歌,要读出作品的声律特点,还要注意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的朗读,充分的读出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用心揣摩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我在教授《将进酒》时,我通过音读——范读——美读,让学生在吟咏诗韵中,领悟诗歌的情感。第一遍读——音读,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将进酒》这首劝酒诗的句式长短的变化,韵脚的转换。第二遍读——范读,我播放视频,名家示范读,读完后让学生模仿着读,要求学生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势不可挡,读出“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读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第三遍读——美读,要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读出“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欢”,“将进酒,杯莫停”的感情趋于高潮,“径须沽取对君酌”“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愤懑、激越。诵读至此,我们的身体中、声音里也奔涌着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将进酒》这首诗学生读懂了,他们也学到了自信, 学到了“钟鼓馔玉不足贵” 的蔑视权贵的精神。
三、在诗词改写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所谓改写,就是指我们在学习诗词时,通过分析意象、分析语言、分析诗眼等手段把握诗歌的情感,领会了诗歌的意蕴之后,可以将诗词改写成为五言诗或者七言诗或者现代诗,改写的时候,学生会仔细揣摩诗歌,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在教授《雨霖铃》时,学生先学习这首柳永的词,理解了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在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之后,我启发学生试图将这首词改写成我们大家喜欢的五言诗、七言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有人将它改成: 伤别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
凝噎留恋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
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有人将它改成:
秋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首词学生改写完了,他们也更深入的理解了这种依依不舍之情,也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可以说: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四、在对比讨论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所谓对比讨论,就是指我们在学习诗词时,可以将一个人不同时期的诗歌放在一起讨论,也可以将抒发同一情感的诗词放在一起讨论,还可以将同一题材的诗词放在一起讨论 ,这样纵横比照,学生自然而然就领悟了诗词的韵味。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了很多杜甫的诗歌,有《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旅夜抒怀》《阁夜》,我在教授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将高中课本所有有关杜甫的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讨论。分析这些诗歌的写作时间,诗歌的意象,抒发的情感,通过讨论学生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更为深入的解读,他们认为杜甫的诗歌始终是心忧黎民、胸怀天下的;杜甫不愧为是“诗圣”;他的诗“沉郁顿挫”,对仗工整;他的诗境气象独特,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雄浑,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阔大;他的诗是“史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诗歌更是一座丰碑,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学习。杜甫的诗歌大家学完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洋溢心中了。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如何运用高中诗词教学来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几点思考与总结,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采用多种方式,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里所说的有用人才,其实就是德才兼备的有知识的人,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知识的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会不断的探索,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于诗词教学中,还会将它扩大到我的所有的教学中去,争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