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琴
广东省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512029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当下师幼交流互动中仍然存在“结论式聊天”“敷衍式聊天”,这都影响着幼儿思维能力发展与语言表达提高,借助海沃塔模式有助于转变师幼互动方式,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关键词:海沃塔 师幼互动 运用
师幼语言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与活动,良好的师幼对话对促进孩子深入思考和探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能让师幼对话变得有效,带来头脑风暴式的思考,促进孩子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也许我们可以从“海沃塔”沟通模式中得到启发。
一、“海沃塔”概念解析
Havruta的意思接近英文单词fellowship,即伙伴关系。这种学习方式通常两人一组,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来研究、学习某个问题,也可以把“海沃塔”理解为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他们的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每天固定时间的头脑风暴。作为每天都与孩子互动的幼儿教师,我们要试图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所思所想,通过和幼儿的有效交谈,得以了解他们的思维。
经常在师幼对话中,我们可以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老师,你看我拼的机器人”“哇,好厉害啊”,“老师,我昨天看了电影《哪吒》”“好看吗?”“好看”“感动吗?”“感动”“你喜欢哪吒还是傲丙?”“都喜欢”......这样的对话是没有营养的,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提升孩子认知及思维方式。在科学活动中,这样的对话我们也经常看到,“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小物品,泡沫、石头、小树枝、小铁块,让我们试一试哪些会在水面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呢?”有的小朋友马上会喊道:“老师,我知道,泡沫会浮起来,石头会沉下去”“哇,你懂的真多,好棒哦”这样的对话,看上去是肯定了某个孩子,实际上确把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对话的目的不是要获得某种已知的确定知识,而是激发孩子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可见,有质量的对话需要教师具备一种新的态度。
二、“海沃塔”模式的核心要素
“海沃塔”模式包含三个核心: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这种沟通方式有营养、有深思、有逻辑,孩子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对话和思想碰撞中不断迸发出,师幼对话的持续和深入,有赖于老师能否接住孩子的话题并使之持续进行。
(一)倾听和表达。这是“海沃塔”的基础,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老师要有一颗平等心参与孩子的对话,打开孩子的心灵,让他愿意和你聊天。倾听、鼓励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引导孩子表达他的处理问题的办法或者规划。从孩子的心理角度,我们的倾听,就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孩子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的引导、询问,其实在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二)探索和聚焦。在集中注意力、围绕主题的同时,探索最大的相关可能性,是深思的,有营养、有逻辑的。这部分就像汽车的轮子,会决定聊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聊着聊着可能会跑题,这时,需要你不断拉他回来,聚焦到有主题的交流中,提升孩子的专注度。
(三)支撑和挑战。这是个进一步塑造、验证想法的过程。一方面,给想法找证据,支撑它;另一方面,要挑战、反驳孩子既有想法,但反驳不是吵架,而是通过提问题看看忽略了什么,是一种多维度思考的助力。
三、“海沃塔”在师幼互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善于发现,寻找有意义的主题。“海沃塔”与普通的聊天不同在于,它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主题,最好是固定的某一时段,而主题往往是孩子生活学习中引发的感兴趣的话题,而不是教师固定的主题,更不需要复杂的问题,往往是从小问题引发的主题,重要是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有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在一次对话中说道:“老师,我们小区门口又多了一间美宜佳,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宜佳呢?”“哦,是吗?你观察很仔细啊,你是怎么发现有很多美宜佳的?”孩子看见老师对这个话题和他一样感兴趣,立马把他的已有的发现和老师分享,老师也确立可以深入交流的主题。
(二)善于倾听,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善于成为孩子的同伴,以向儿童学习的心态与孩子对话和交流,平等促使倾听,而善于倾听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交流。教师在确立孩子的对话主题后,要有意识的给孩子多说,观察到孩子在说到兴头上时,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表达,不管孩子说的对不对,不用结论式的回答,让孩子多说一点,不论孩子说什么,教师只是负责听和适当的用提问的方式,让对话继续下去。
(三)善于引导,引发深层次的思考。耐心的听孩子说,适度的加以引导,将主题引向深入,在倾听的时候,老师回应的话语尽量是开放性的引导语或者反问语句,“你认为呢?”“还有什么可能?”“为什么你觉得美宜佳方便?”“为什么美宜佳是在小区附近多呢?”等,引发孩子深入思考,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方式。
(三)善于记录,开展多形式的学习活动。在话题聊开以后,我们要注重将话题走向深入探究,即聊透,围绕主题,让孩子尝试开展研究学习,如围绕“美宜佳的问题”,带着教师和孩子对话中产生的疑问进行研究学习,“美宜佳价格便宜吗?”“美宜佳选址有哪些特点?”等设计一些研究活动,并注重与孩子一起将研究结果进行梳理、记录,形成围绕这个主题的记录材料,将说、想、研充分结合起来,不仅提升表达能力,更是帮助孩子形成有逻辑的学习习惯。
(四)善于总结,启迪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师幼有效互动中,从聊开到聊透,并伴随着深入学习,孩子们将会对这个主题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思考,给充分的机会让孩子组织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再次表述,启迪孩子逻辑思维能力,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2020.1重印)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