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贤琼
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小学 610103
摘要:随着教育的深入,出现了很多所谓的学困生,这些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都比别人低下。为了转变学困生,教师要对学困生有一个深入的调研,充分了解学困生的问题所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方式,引导学困生从根本上进行转变,激起他们的上进心。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入手,分析造成学困生的原因以及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有效的教学,尊重每一个学困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动力,转变现有问题,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教育;转变;策略
引言: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对那些优生,还要给学困生更多的关注,以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今,对学困生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由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而且性格存在缺陷,自身学习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一、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教师想要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就必须要先了解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对学困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困生从根本上上发生转变。
(一)智力原因
有一些学生存在先天的智力缺陷,这些缺陷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阻碍,无法和其他学生一样,进行正常的思考和学习,对老师讲述的知识接收困难。同时还存在与其他同学难以交流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角度过于偏激等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对存在缺陷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并且很难进行转变。
(二)非智力原因
产生学困生的原因不仅有智力方面的原因,还有非智力的人为原因。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那些犯错误的学生,使用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打击,学生就会一蹶不振,走向消极。另外,一些老师对于学生的问题,只看到表面的问题,有时会冤枉那些没犯错误的学生,或者是一些学生从来不犯错,因为某一次的疏忽而被老师狠批,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严重打压。用自己的是非观去片面的对待学生,对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促使学生成为学困生。
二、对学困生的具体教育方法
(一)完善教育制度
学校要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深入调研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关的教育制度,帮指导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变。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要从学困生的本身出发,通过引导的反方式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教学。同时,还要从源头进行扼制,减少学困生的出现,制定长远的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的发展。另外,对学困生的教学制度要与现当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制度,并对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学。要求不同年级的老师学班级学困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正确看地学困生,对学生之间要一视同仁,并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情况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育[1]。
(二)注重课堂教学
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之内,这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地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破除传统模式的限制,了解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活动,让学困生参与到其中,慢慢地帮助学困生找回自信心,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对于数学学科的学困生,他们会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就非常难以转变回来。教师在对这一类学困生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堂的优势,结合数学内容开展有趣的活动,让学困生慢慢地融入进来,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学习,慢慢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出上进心,实现有效的转变。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轴对称与平移”的内容时,就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互相协作进行实验和谈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什么是平移?”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困生,制造机会让学困生参与其中,通过优生来带动学困生从思想上的转变,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三)融入感情关爱学困生
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引导教育时,不能一味地对学困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多多关爱学困生,用真情去感化他们,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尽量抚平他们在心灵上的创伤,从根本上引导学困生进行转变[2]。同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鼓励,从细节出发,找出他们身上的优点,将这些优点无放大,让学困生认识到,他们身上具备别人没有的优点,他们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激发学困生的的上进心,帮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找回自己,实现转变。
三、结束语
总之,学困生的教育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难点,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困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困生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学困生本身存在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方法来促进学困生的转变,注重关爱学困生的心理变化,认真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这样才能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海萍.浅析对于学困生的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20,000(016):19-20.
[2]赵丽,张玉强.浅析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00(004):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