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刘谋君
[导读]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刘谋君
        重庆市黔江区新华初级中学校,重庆  409000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对于教育行业而言,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教学工具,以及与其匹配的教学方法。若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将其有效地运用起来,就可以做到教学效果的有效优化,这对教学的有效进行是很有帮助的。针对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情,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价值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的价值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进行教学展示的工具。在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的教学工具一般只有教科书和黑板,由于语文学科并不具备很强的抽象性,所以这两种工具是可以满足教学的展现的。但相对的,可以满足教学需求,并不代表可以最大化教学的效果,如今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这两个特性的提升就不是单纯的教学调整可以做到的。在这时,若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就可以解决此问题。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给教师提供了巨大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在教学前可以通过数据检索的方式,搜集教学所需的相关资源,这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性。
        二、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受到教师教学认知的影响,笔者将对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一)教学认知不当,忽视工具价值
        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以多媒体教学工具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的优化作用,其在教学中还是习惯使用黑板进行教学展示,这就使得教学展示的有效性受到了限制,对于教学的有效推进也较为不利。
        (二)运用方式不当,导致效果不佳
        部分教师虽然在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教学,但其使用方式存在较大的问题,其只是在利用相应的工具方便自己的教学,而没有将其对教学的优化作用展现出来,这就使得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三)缺乏现代化思维,思想过于守旧
        这部分情况常常出现在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由于多年的教学给教师养成了一定的教学习惯,这使得这部分教师更加习惯于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涉及到一些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时,这部分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一问题需要多加以注意,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应该做到不耻下问,向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展现,优化导入效果
        教学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的进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关键,为了实现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有效应用,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时,可以从此处入手进行教学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使用复习导入的方法设计教学导入环节,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可以实现教学导入的顺利进行,但由于复习导入并不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就使得教学导入的效果不能得到有效地实施。为了实现教学优化,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找到实现教学导入的有效方法。这样一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一些有趣的知识内容,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起到有效导入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实现教学导入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结合本课的内容进行研究,搜索有效导入的方法。

在其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与本课相关的的视频动画,动画是初中生喜欢的题材,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构建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实现教学导入。
        (二)借助电子白板教学,做到有效展示
        教学展示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方式,其是指教师借助教学工具作为媒介,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黑板作为教学展示的主要工具,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内容展示时,难以做到生动形象。为了实现教学优化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可以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进行展示。电子白板是一种现代化教学工具,其在保留了黑板的展示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电子功能,可以灵活地实现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放大缩小,还可以使学生免受粉笔灰的伤害。故为了教学的优化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灵活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展示,达成教学展现的有效进行。
        (三)运用互联网检索,搜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充沛程度,会对教师的教学课程容量和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过去,由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相对而言较为单薄,教学也都是单纯地围绕着教材开展的,这使得教学的实际效果不能得到保障。而在如今,为了实现教学优化的进行,提升课程容量,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能灵活运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络相连接的特点,在网络上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教学资源。这里的教学资源可以是图片、视频资源,也可以是名师的讲座材料或者课程教案。这样一来,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流程也就会更加的科学饱满。
        (四)借助微课件制作,实现预习辅助
        预习作为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只能凭借教科书进行预习,又由于初中阶段学生自学能力的限制,这就使得预习的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在如今,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地解决。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前根据本课地内容,制作一些教学微课件,并将其发送给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在预习时就可以借助这些课件进行学习,学生预习的效果自然就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
        (五)使用在线通讯工具,做到实时沟通
        在之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往往只存在于课堂上,在课下由于空间的限制,教师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地交流互动,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受到了阻碍。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不能得到及时地解决,只能在课上对教师进行提问,而教师想到补充答案时,也难以及时通知到学生,这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在如今,伴随着在线通讯软件的出现,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建线上的微信群或者QQ群,利用其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这样一来,无论是学生存在问题,还是教师存在问题都可以及时进行沟通。
        (六)应用相关软件,开设直播课程
        在当前,单纯的线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了,在网络时代下,教师不能脱离时代的潮流。教师要迎合当前时代的主流资源,利用对直播软件的应用开展线上授课,以作为线下授课的补充,线上授课相比于线下授课更加灵活,其可以促进教学无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其针对一些小问题的解决,例如,对学生课下作业的解答验收和学生背诵情况的分析等。通过线上授课,教师也可以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这就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教学的优化进行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而为了达成有效教学的进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做出研究分析。其中,教师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研究,从各个环节入手做出教学调整。这样一来教学效率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蓉.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45—46.
        [2]张雅勤.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深入融合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7(27):41—42.
        [3]陈丹妮.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语文有意义学习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7(2):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