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敏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711700
摘要:在互联网信息模式下,想要增强高中语文教育质量,强化高中语文教育效率,可以引入信息化教育模式,这也是高中语文教育的新发展方向。有关教育部门针对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策略与教育政策,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以此为依据,稳步推进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看作教育重点,以此拓宽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1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可以被应用到个人发展及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心,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体现。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必须要更加重视高中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加符合其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从而使更多高中生能够成长为具备优质素养的人才。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建构、文化理解、思维发展及审美鉴赏四大内容。教师要将这些理念融入教学工作当中,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研究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具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能够对古今中外的文章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是从日常的语文课文学习中逐渐进行积累的,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可以在文章中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取文章中所传达的信息以及隐含的内容,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不断进行文章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能够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奋进。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文学系承担的任务更加特殊,语文能从一个人的各方面去改变,特别是高中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又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利用语言文学去教化学生是更加合适的,这也是达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提升的目的。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涯或者人生具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并且结合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最终实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主监督、自我反省等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3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3.1 创新教学手段
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跟上时代的潮流,为教师提供开展新型教学手段的物质基础,同时建立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想要的资料或者试题,拓宽教师掌握先进教学资源的范围,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某项内容之前,选择或者自主制作教学视频或者相关知识点视频,发布在相关平台或者师生社交群聊当中,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知识,回答视频中的题目,并提出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题目回答情况、提出的问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就能够做出相应的备课资料,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回溯视频的方式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时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之后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课外材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
3.2 运用翻转课堂
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激情,将高中语文教育的内驱动发挥出来,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是比较新颖的教育模式之一,它打破了传统高中语文教育方式的不足,充分迎合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将高中语文教育课堂的创新性展现出来,有助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培育。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于翻转课堂教育方式,鼓励高中生开展课前语文学习活动,自行预习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以高中语文教育课堂为基础,开展深入的互动学习、疑难解答等活动,引导高中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内化学习,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逐步增强。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钻研翻转课堂教育方式的实施目标、实施策略、实施过程,将翻转课堂的内在价值展现出来,将高中语文教育课堂转变为深入、有趣的语文学习空间,以此迎合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期待,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语文学习热情、语文学习激情都调动出来,以此强化高中生对语文教育内容的深入思考与充分交流,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稳步发展,促使高中语文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3.3 优化教学方式
学习的本质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锤炼,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多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最终实现高中生思维能力的显著增长。教师要为学生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将基础知识的讲解放在线上,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来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点,然后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放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上。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为学生制作对应的微课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自学,并且将预习后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就可以灵活改变接下来线下的教学内容,从而给学生带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更加新颖的学习方式,展开对文章内容的深层探究。例如在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原文中人想法的整理,来为学生提出两个相反的观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同的一方,同时就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辩论。这种辩论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活跃,最终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得到实际的发展。
3.4 注重课外阅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量重,学生平时上课比较紧张,但还是要鼓励他们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作品。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的成长阶段,在成长中辅以正确的书籍,可以帮助高中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有计划地推荐一些书目,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促进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丰富。开展课外交流活动,可以结合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开展互动交流会一类的活动,如文艺作品欣赏会、评价会、朗读会、演讲会、讨论会、故事会,成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利用听、说、读、写四种方式对学生展开综合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可以开展“寻找感动”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身边的素材。在活动中,他们可以在文学作品、语文教科书和周围的生活中发现很多感人的素材。学生会在阅读中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个感动人心的细节,也许这些发现不能感动中国,但能感动周围的人,留下爱,带来温暖。能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已经可以算是较大的成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再全部依赖教师进行学习,不断思考,开动脑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且需要不断促进学生进行语文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让学生能够不断进步。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语文教材中具有非常多的古诗文,通过对古诗的赏鉴和熏陶,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 .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定阅读教学内容 [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12).
[2] 刘新阳、裴新宁 .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实施与评价 [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3] 徐建 . 依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定语文阅读教学内容[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