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吴秋艳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法的革新,以便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吴秋艳
        黑龙江省拜泉县第三中学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4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法的革新,以便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也将影响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摒弃“满堂问”“自问自答”式授课方式,精选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让中学生具有探究学习的方向,使其获取文本知识、展开独立思考。因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执教经验,探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教学
        引言
        就目前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如没有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问题式教学法相对于初中语文课堂而言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模式。教师如果能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初中语文课堂必将得到一定的改善,而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也将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问题式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语文阅读的步骤和方向,进而摆脱迷茫,爱上阅读。
一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无效提问
        (一)问题较随意,缺乏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应精心挑选或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析文本,使他们在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问题思考中,展开阅读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助力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但较多时候教师的阅读提问较为随意,衔接性、开放性、思考性等问题设置不当,未观察或思考学生对哪类问题更感兴趣,只是希望他们快速获取文本中的要点知识。
        (二)质量不够高,过于刻板化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提问还应注重质量,以免学生停留于浅层次的学习中。例如,很多教师习惯提出判断性、老套的问题,以“这样说对不对?”“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是倒叙还是插叙?”等作为提问,学生的回答大多也只是“对”或“不对”“可以”或“不可以”。有的学生根本未加认真的思索,只是随声应和。看似教学氛围十分地热烈,师生互动频繁,但是提问质量低,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因此,只有教师及时点拨、从旁协助,使问题设置更具新意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思考兴趣,使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进行品读,让他们具有高阶思维。
二、 简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 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经过长期经年累月的大量阅读,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培养起来。

而问题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问题,学生本身或许很难就一段文本或一篇文章提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去提出相关问题,而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思考,带着问题去阅读,进而更好地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以往的自由阅读,学生大多毫无目的地进行相关阅读,最多只是了解了文章大意和部分相关的表现手法等知识,就文章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或许并不会深加思考。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教师所提的问题便是为学生指引的方向,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但带着教师提的问题,便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索发现,进而了解更多平时日常阅读所注意不到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而言十分重要。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些细节部分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进步。同时,教师积极提出问题,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阅读意识
        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认识到虽然一直以来,教师与家长反复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希望学生能够重视阅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阅读作为放松心情、拓展知识的首要活动。但在观察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后,教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由于科技的进步,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类电子产品与有趣的游戏、短视频等,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快速获取资讯、迅速习得知识,学生也习惯了阅读遇到瓶颈时马上打开手机查询不认识的词语,而不是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揣摩生词的意思。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难以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虽然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但阅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改变着学生的思想、情感,且阅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师不妨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重视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三) 保证提问创新性,鼓励学生思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使提问具有创新性与有效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发问。只有形成阅读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空间,才能提升施教效率,化解阅读提问中存在的适宜性不强、针对性不高、全面性不够等问题。并且,也将使教学更具新意,让学生形成探思意识,使其理解文本寓意与内涵。例如,在《中国石拱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转变提问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考,增强说明文阅读的趣味性。并且,精选并汇总学生的问题,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提纲,使他们感受说明文的表述风格、语言特点,在问题解析中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工匠精神以及我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通过阅读教学创新,促进有效提问,鼓励学生的自主发问,使他们具有探究精神与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获得感。
 结束语
        虽然初中语文教学相较于小学更加复杂,但同高中、大学等更高层次的学习相比,虽然困难,但仍有方法可循。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极为重要。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具体的方向,继而对所阅读的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广泛使用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何丽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与策略[J].新课程,2020(02):6-7.
[2] 陈静.探究初中语文阅读中有效提问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2):71.
[3] 张贵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9(48):111.
[4] 黄登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108.
[5] 沈彩侠.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8):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