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智
湖北省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区韦源口镇初级中学,湖北 黄石 43521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教学活动逐渐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将来能够适应与满足21世纪新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学生;智力开发;意义
1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们智力的重要意义
1.1满足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教育方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推广与实施,教学目标逐渐以培养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主,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进而使得学生在将来能够满足21世纪社会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智力不仅包括传授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传输,从而使得书本知识以化学实验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所以说,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而且还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1.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尤其科学技术水平所反映的科技知识也在不断更换中,如果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扎实的掌握科学应用技术,则将来投身于社会科学建设活动中,则必然遭到淘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极掌握新科学应用技术,以及新的科学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与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面向现代化,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将来未来生活中快速成长、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1.3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
具有独特的优势众所周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是一门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活动中的课程,将化学教材中理性认知转化为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整个感性认知过程积累与掌握化学知识,以及实验技能,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思考与研究,因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及观察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例如: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进行乙醚制备实验,在制备乙醚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乙烯物质,那么在此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且观察乙烯的产生,最终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乙烯副产物是如何产生的,潜移默化中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理性认识,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具有开发学生智力的独特优势.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措施
2.1坚持启发式教学,为开发学生智力创造条件
智力的开发与学习知识虽有密切的联系,但智力的开发又不能简单归结为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灵活运用,使理论知识渗透于实验操作之中,同时又能将实验的事实结果升华为理论。如果教师是注入式灌输的,学生就只会死记硬背、照方抓药、机械模仿。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常会得出一些反常的实验现象,有的甚至实验失败。对此,学生往往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提问,教师不要包办代答,应启发学生分析实验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所在,并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这样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验,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设计、操作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2.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
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不仅需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传授于学生基本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对客观事物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活动中遇到问题来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智力.教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前,需要将化学理论知识进行传授,然后,将反映客观物质本质性知识通过实验实践操作,从而使得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掌握到理性知识,另外,在进行实验活动中,要求学生将实验中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且从中提出解决办法,然后,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提出办法进行点评,同时,将实验中的难点及重点进行仔细叙述,最终有效地实现了培养学生的智力的目的.
2.3在逆向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和情感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积极的性格会指引你焕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调动本身的全部潜力,想方设法地去为学习创造条件,以惊人的毅力去实现既定目标。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人性养育的圣殿。因此,我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时间长而且烦琐枯燥的实验来让学生参与。比如,利用铁生锈条件的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等实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在实验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改为逆向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奋好学等性格特征。比如,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让学生故意忘记不放棉花,不仅让学生知道了棉花的作用,也达到培养学生做事要认真仔细的效果: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中,故意使长颈漏斗下端不用液封,并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样逆向的实验过程来引导学生分析不易收集到气体的原因,也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奋好学,一丝不苟、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的性格特征。通过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学科知识增长的同时也健全了人格,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更加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
2.4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
为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可将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尽可能转化为探究性实验,或者在装置、呈现上加以改善,避免简单重复。探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中,让学生以化学家的思维方式开展实验探究,即以教师所提供的知识背景来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再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会使学生建构属于个人的知识体系,达到化学观念的整体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学到掌握知识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手段,锻炼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达到进一步开发智力的目的。此外,教材中的实验设计不都是十全十美的,也有不足之处。每次实验完成后,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外,还应要求学生提出实验改进方案。比如在研究硝酸的化学性质时,可要求学生提出“既快又省”的实验方案,探求用滴量的硝酸进行实验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要多肯定不挑刺,哪怕学生提出的方案不成熟,也要鼓励他们,并要求他们提出更好的方案。要充分保护好学生参与思考、参与设计的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验教学正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当然,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很多,其培养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以上只是自己在一线教学中的点滴心得。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吕金枝.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力[J].职业圈,2007(04):99+102.
[2]郭子耕.改革实验教学、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化学课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