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255130
摘要: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幼儿歌曲演唱是其必须要学习的知识之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延长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希望能够借此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阵地之一,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在未来要想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满足广大幼儿的发展需求,那么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幼儿歌曲对于幼儿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对幼儿进行引导,这样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自身工作。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歌曲演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歌曲演唱教学虽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其在实际教学中,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比较多,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学生不具备专业的音乐水平,对于幼儿歌唱教学的了解和认知不足,缺乏相关的演唱技巧、演唱水平也并不是很高。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幼儿教育综合质量大幅度提升,幼儿家长对于幼儿歌唱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其不仅希望幼儿在课堂上学唱歌曲,而且还希望能通过相关的课程,培养幼儿的音乐综合素养,发展幼儿潜能,这些实际上都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现如今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虽多,但实际上许多高校还没有建立其完善专业的幼儿演唱教学体系,学校的教学方法、模式以及理念等陈旧落后,幼儿歌曲的特征没有充分凸显出来,这实际上也对幼儿歌曲教学工作的实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于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认知片面,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刻。当前许多高校的幼儿歌曲演唱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关注歌唱技巧以及乐理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幼儿心理特点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重视度不足,这使得许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难以有效的胜任自身教学工作,幼儿教育质量因此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策略
1、改进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是优化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应用好集体教学模式。在幼儿歌曲演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传统与新型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对相关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时,可以发现主流模式为集体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升学生的演唱基本知识和技能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唱歌姿势、发音以及发声等有一定的帮助,其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时间,在某些情况下值得应用。
二是应用好个体教学模式。除了集体授课之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实际上是存在有较大差异的,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可谓是各不相同,学生的基础也有所差异,其在学习时有着不同的诉求。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还应当注重发挥个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当然个体教学模式具体实施中可能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应用该模式时,教师要重点加强课后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自主探索幼儿歌唱知识,然后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个体教学模式应用的优势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深入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三是小组教学模式。
小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集体与个体模式的有机结合,该教学模式应用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征以及能力水平等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其优势在于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彼此交流学习想法以及经验,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获得较好的成长,其合作意识还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该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分组时教师要注意优劣互补,小组内既不能都是差生,也不能都是优秀的学生,否则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两极分化现象突出。
2、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课堂教学内容
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涵盖面广,在教学中应当重视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歌曲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内涵艺术性、旋律优美性、形式鲜明性等特点,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内容。通过对于艺术歌曲的学习以及领会,能够提高专业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以及对于不同歌曲形式的领悟力和对歌曲演唱技能的掌握。在艺术歌曲的选择上,可以主要选择那些具有不同特色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著名歌曲,如《西班牙女郎》《我的祖国》等,使学生对于歌曲演唱知识和技能能够有全面性的提高。
二是幼儿歌曲教学内容。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主要指针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课堂,要重视不断丰富幼儿类歌曲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幼儿歌曲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对于歌曲演唱的兴趣,并能够在学习中陶冶艺术情操,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提升即。因此,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演唱教学中,要不断地挖掘和创新幼儿歌曲教学内容,并选取那些能够被幼儿所喜爱的乐曲,如《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小熊跳舞》等﹐从而提高专业学生在未来幼儿教育岗位的工作效果。
3、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课堂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歌曲教学中,由于同时存在着艺术类歌曲与幼儿类歌曲的教学内容,而这两种类型歌曲对于学生的发声以及音色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对于不同类型歌曲的音色能够进行顺利的接轨。老师在进行歌曲演唱知识和技巧的讲授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首先,老师要指导学生从单个音符进行发声训练。而音色的锻炼要从高音到低音逐步进行。在进行幼儿歌曲演唱时,要应用高而靠前的发声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成人的音色实现幼儿歌曲特点的展现效果呵。由于幼儿的音色普遍属于高位置的音色,童音的自然音色一般是从b2开始,因此日常教学训练中,老师也要指导学生从b2开始逐渐进行下行音节的发声练习,然后再将音节逐渐按照顺序上调。这个过程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从而有效的拓宽音域,使成人音色能够具备幼儿声音效果。学生在日常的音色锻炼中,还要运用口哼练习方法进行元音的练习,在口哼的过程中去深刻体会音色中的高位置的发声特点。其次,除了音色训练,老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气息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讲授真声和假声唱歌的技巧,并引导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真假声混合进行歌唱。在唱歌过程中,要保证姿势正确,同时将声音从中音部进行展开。
总之,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的胜任相关工作,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其必须要对现有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予以优化,结合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特点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促使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吉鹏飞.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教学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3(01):83-86.
[2]王丽.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河学刊,2019(05):139-140.
[3]邓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23-24.
[4]薛菲.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演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