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潘达智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开展教育教学互动。

        潘达智
        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中心小学 535321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开展教育教学互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知识的分解来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与体系,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一些拙见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小学生在掌握思维导图后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大大提高了数学学习的效率,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是具有显著效果的。下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展开简要的探讨。
        1 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调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加上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而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使得学生数学学习习惯难以形成,学习的质量不甚理想。而灵活的思维导图通过图形以及具有色彩的线条等有效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并通过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来加深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了创造力与实践力,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大有裨益。例如,教师在讲《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时,因为“圆、角、分”的概念很难直观的理解,所以小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弄混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小学生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以人民币为主干,进而四周扩散,枝干的内容可以是人民币的各个面值的图片、人民币面值的转换等各个方面,通过将这一知识的内容连接起来来帮助小学生理解知识,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的整体水平。


        2 基于思维导图创建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因此教师应灵活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通过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习积极性,并加强与教师、同学在课堂上的交流沟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认识钟表》这一知识点时,首先让小学生对钟表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即出入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等基本性的知识,然后给学生布置课堂小任务:通过思维导图展现自己生活中各个活动的时间,并确保时间节点上的准确性,在学生完成后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现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并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思维导图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关键期和最佳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观念,并能够通过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来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数学学科的知识间逻辑性较强,教师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小学生理顺各个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够从多样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实现发散思维的锻炼,进而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促进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讲《因数与倍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该首先通过教材内容来向学生渗透该知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这一知识的基本认知,然后在引导学生来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分解,绘制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扩充。如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小学生理解2×9=18这一等式中2和9是18的因数,18是2和9的倍数。在小学生理解这一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换个角度思考:探究18是否存在其它因数。小学生们积极思考,最后得出3×6=18,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探究思维与发散思维都得到有效地锻炼,实现了学习效果的最佳化。通过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探索知识的方法,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通过知识的扩充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对新课程改革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活动,在为学生创设探究的课堂氛围,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具体直观的方式将数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充,进而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常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1):146-147.
        [2]鲍菲菲.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08):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