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萍
柴达木路小学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 81709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使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核心素质。对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应该遵循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将教学实践与生活化相融合,使学生更能融入教学情境,学习到更加实用的知识,并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其能够为生活服务,解决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小学数学如何开展情景教学展开探讨,发现目前这一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措施策略
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情景相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成果显著,在课堂中受到了广泛认可和使用。所谓情景化教学,是指把教学内容寓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下,以此来激发学生作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参与到学习和实践当中的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感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之所以情景教学可以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是因为知识源于生活并可以为解决生活问题而服务,而数学由于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不光是一门学科,也是为我们解决现实中问题的实用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情景教学的优点
开展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由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无论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发展迅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同时精力却不容易集中,并且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复杂的数学科目。这时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办法就是先激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热情,让他们学会主动探索知识,把单纯的数学题目变为生活中常见且有趣的例子。运用那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疑问,并愿意进一步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那就是让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归纳、观察等方法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并发掘自身潜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数学对于学生来说不能只在学习成绩上得到体现,数学知识也能够为学生以后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动力,所以数学对我们的生活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能够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有效支持,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就需要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进而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进而增强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更快完成教学目标。
二、目前小学数学开展情景化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设计合理的情景
不少教师仍然会受到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通过大量做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由于数学这门学科原本就有很多复杂难懂的概念等硬性知识,这样就不能减少学生对学习和数学的恐惧,并且小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较弱,他们很难自己将数学知识点联系到生活实际当中,因此教师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建立思维来更好学习数学。首先教师要清楚情景化教学的意义和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开展数学的学习,并且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感受教学理念的实际效果,进而充分信任这种教学方法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二)过度追求情景,忽略了学习知识的本质
情景化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为课堂带来动力和良好效果,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与情景相结合的过程中错误地理解了其在教学中的地位,过度强调情景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教学地位和教学的最终目标。对学生而言,教学的目的不是让他们简单地感受生活,重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水平和能力,从而运用到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互相促进的。只通过讲故事或生活举例是难以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的,只有不断的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并加以解决才是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的根本。因此教师在引入生活实际例子之后要及时展开数学相关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将数学教学与情景有效结合的措施
(一)合理设置生活情境
教师要充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角度考虑,为学生设置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还会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首先生活化情境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就开始使用并贯穿课堂的始终,在讲解知识点时也可以融入生活实际例子,使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进而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在最后课堂小结时也可以在此结合生活实际,以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课堂中运用生活化的表达方式
数学是非常严谨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一般会使用规范的语言讲解数学,以免影响学生理解知识点。对小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太可行,因为小学生思维比较发散,理解能力较弱,数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假如教师使用严谨的表达方式,小学生就会对探索知识的欲望降低,教学难以有效展开。因此小学数学的课堂需要教师在不改变授课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更好的吸引到知识上面。
(三)在授课过程中加入生活实践
活学活用,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是对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可以把实际应用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身边或教室中哪些物体含有圆形,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圆的半径进一步算出圆形的面积。在生活实践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使他们在学习后更好地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
结语: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情景化的小学数学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开展数学情景化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并将知识能够运用到生活里。
参考文献:
[1] 荆研科. 浅析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J]. 教育现代化,2019,5(47):383-384.
[2] 汪钊锋. 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化的有效策略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6):37-38.
[3] 陈志军. 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化的有效策略[J]. 才智,2020(07):201.